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自流井区民生答卷浸润“幸福底色”

2021年02月03日 08:54

0




釜溪河水在光阴中静谧流淌,更在回望中印刻难忘、意味深长。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自流井区圆满实现“十三五”顺利收官,开启了“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





荷包鼓起来了、安居条件好了、城市形象优了、新农村更美了……五年的嬗变,化作40万自流井人触手可及、切身可感的满满幸福。奋进崛起的自流井迎来绿色发展新貌、走上奔康富裕新路、开启城乡融合新风。幸福之城、耕耘不辍。迎着新春的期盼,一份温情的“民生答卷”正徐徐展开。

擦亮环保底色

绿色发展引领前行

图片


“茶余饭后,与家人散步到水崖晓渡享受绿道亲水惬意,巴适得很!” 新年伊始,自流井区东兴寺街钟云山社区的居民王伟就开始了每天的健身打卡运动计划。


他回忆,五年前附近的居民想找个休闲放松的娱乐场所还不容易。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出门看见更多红花绿草,街道变宽、干净平坦,污染变少、空气变好。


居民幸福感提升的背后是自流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缩影。

2020年,自流井持续推进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等领域扬尘治理,推进砖瓦行业脱硫脱硝等专项改造整治。122家“散乱污”企业得到清理整治,主城区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100%。


“去年,全区全面开展了釜溪河流域污染攻坚治理,扎实开展清漂保洁、清淤疏浚、面源防治、截污控污、生态修复、设施建设‘六大工程’。” 自流井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推出38条流域污染防治措施,完成区级巡河143次、镇巡河348次,共整治修复城区管网55处,清漂7300余吨、清淤疏浚近15公里,规范整顿水产养殖、畜禽养殖90余户,完成仲权场镇、舒坪粮库、双龙桥-王家山石河堰超2公里管网新建和修复,东方物流、农民街等区域20余个零散排污口全面纳管。


“现在空气真的好,我还记得去年清明节,放鞭炮的少了,手捧鲜花的人多了。”荣边镇尖山村的居民冯大凯回想起当天的情景,荣边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从早到晚,对上山车辆和携带火种的行人倡导“鲜花换纸钱”的文明祭祀理念。

自流井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完成秸秆还田2万余亩,秸秆制作蘑菇基料800余吨,综合利用率达86%。同时城乡环卫一体化完成移交,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垃圾减量化、压缩化、密闭化逐步实现,全区100%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仲权镇、荣边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


正是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让自流井区绿色发展典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取得实效。“十三五”期间,全区耕地保有量、万元GDP用水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森林覆盖率、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等多项指标均达到预期。


夯实脱贫成色

致富奔康走出新路


去年10月底,四川省第十一届(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位于自流井区荣边镇的尖山风景区正式开幕,吸引了各方目光。

一个全新的集生态度假、滨水运动、避暑养生、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生态田园型旅游景区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依托美丽风景,带动自流井区发展“美丽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重装开园后的尖山风景区,以桃花林和湖光山色为主要特色,游客不仅可以在尖山赏四季鲜花、品本土特色美食,还可以登浮空栈道,与山林水景完美互动,与文人墨客谈阅古今。


放眼自流井,以尖山乡村振兴示范区、仲权特色彩灯小镇、舒坪春风桃源小镇、飞龙峡康养产业小镇为主架,农业产业类、休闲旅游类、文化创意类项目为支撑的“一躯干、多支撑”发展格局正逐渐形成,“美丽经济”成效也逐步显现。


“美一片景、兴一带业、富一方人”。自流井推动绿色生态与产业环境结合、品质生活与田园乡村融合,以“美丽经济”扛起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旗。

“十三五”期间,为了让脱贫攻坚工作走实、走深,自流井区以“钉钉子”精神,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通过全区上下持续攻坚,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14年的5.7%下降为2018年底的0%,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仍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去年11月16日,在四川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实地考核自流井区汇报会上,自流井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创新思路方法,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帮扶和成效巩固提升工作,推动减贫战略平稳转型,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接续奋斗。


于是,自流井区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插花式”扶贫精准拔“穷根”和通过“智志双扶”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举措,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决战脱贫攻坚的力量。


2016年7月,自流井率先开发农村过渡性公益岗位356个,人均月收入828元,户均年增收近万元,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并作为探索就业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

仲权镇百胜村村民张家贵说,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通过脱贫项目,他从一个先天肢体残疾的贫困户成了养猪、养小龙虾的专业户,仅半年时间收入实现翻番。


“脱贫后的我,自己摸索出高效益养殖和生态环保循环养殖模式,还带动了周围十余家农户养猪近百头!”张家贵说,政府扶了贫,更扶了他的志气,有了产业就有了生活来源,不但要奔小康,还要和家乡人一起致富。


听!脱贫攻坚的号角,还在悠悠河水间回荡;看!巩固脱贫成果的脚步在希望的田野再出发。许许多多的“张家贵”在区委、区政府的关爱帮扶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为新农村振兴增添色彩。

永葆惠民本色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春节的脚步近了,辛苦一年,经济有所收益,居住环境提升,能够住进新房、阖家团圆、幸福满满地过个好年是每一个居民都期望的事。这,就是民生大事。


视线锁定自流井五星街磨子井社区,这里的老旧小区正在改造,数名工人正在忙碌施工,有的重新布置雨污分流系统、有的正焊接搭建社区新大门……


2020年,磨子井珍珠山片区小区被列入改造项目,从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品质提升、服务设施完善三个大类进行15个方面的具体改造项目,重点改造内容包括排水系统改善、污水分流改造,将现有架空线路统一下地管理,增设无障碍设施和照明设施,整理小区公共空间,增设停车位、社区服务用房、养老服务中心、休闲公园等。

去年10月,居民们盼望已久的改造工程正式进入社区施工,社区面貌一天天发生着可喜变化。楼栋间过去坑洼不平、长着杂草苔藓的路面铺上了小青砖,美观防滑;安装上了具有东锅工业文化元素的座椅和晾晒架,方便居民生活;安装了84个监控摄像装置,背街小巷实现监控全覆盖,提升了居民安全感。


作为自贡市主城区,自流井区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自2019年启动改造以来,将99个老旧小区整合为47个项目,总投资约11.7亿元,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改造。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不仅是老旧小区改造,“十三五”以来,自流井的城乡面貌已焕然一新。


通过专项排查、日常巡查、自流井区及时处理各类市政设施损坏问题,先后维护、整治沥青道路路面约4510平方米;整治隧道立面约3000平方米,维修路灯1286盏;启动地下管线排查工作,整改各类污水管网破损问题;构建“城管+体系”、全面启动垃圾分类试点。随着持续推进的城乡环境整治,自流井换了一片天地。

作为自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自流井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创新形式,率先招募百名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10000余人次、投资4000万元实施“民生交通”工程、日常养护绿化300多万平方米。去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自贡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也是自流井区为当地百姓送上的温情礼物。


筑梦城乡一体,实现幸福愿景。“十三五”期间,自流井区全民劳动生产率、城镇化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贫困人口减少、城镇保障性住房供给等多项指标达到预期。幸福美丽自流井正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环绕中加快崛起,蓄势腾飞。


“十三五”期间,自流井“无中生有”打造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借力北部湾的海运优势,突出南向,做强通道经济,也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贡方案提供独有的“通道”支撑。

同时,西南(自贡)国际陆港片区也成功纳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贡协同改革先行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也是全省唯一纳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园区。


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新的历史发力点上,自流井谨记高标准建设“一港一区一基地”的使命,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开放,在为民生谋好福祉的同时,努力为再造产业自贡、重铸盐都辉煌贡献自流井力量。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龚紫逸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