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零距离”
唤起干群“心连心”
自流井积极打造办实事“楼长”品牌
倾心倾情为民服务
服务“五员五包”
打造“楼栋保姆”品牌
以基层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创新实施“五员五包”共治机制,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从社区“两委”、网格员、业委会主任、小组长、党员、居民代表中选择五员楼长作为“楼栋保姆”,通过实施“包安全、包环境、包矛调、包防疫、包民生”的工作举措,形成齐抓共治局面,推动社区和谐稳定,提升社区为民办事实效。
在每栋楼制作上墙针对群众反映民生问题的“五员五包连心牌”,将责任落实到五员楼长,按照“大事公助、小事互助、私事自助”三事分流议单原则,引导居民广泛参与,建立起书记领办、全程督办、区域联办、限时办结等机制,实现快速办结。今年累计办理群众诉求527条,调整化解465条,化解率达89%。
创新治理模式
打造“三个一”楼栋品牌
织好网格楼栋“一张网”。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小组-楼栋长”三级组织体系,按照“地域相邻、利于管理、便于活动”的原则,以网格划分区域,根据重难点问题分布合理设置楼长,弥补城市基层治理盲区。
形成群众楼长“一条心”。坚持“楼长从群众中来”,采取社区党员、群众民主推荐与自荐相结合方式,挑选政治可靠、办事公道、热心且有威信的党员、干部担任楼长,形成居民共管一个家、党员照亮一座楼的和谐社区新景象。
架起连心群众“一座桥”。组织党员楼长开展“承担一个服务岗位、办好一件群众实事、提出一项民生建议”活动。充分利用楼长“脸熟”优势,协商解决群众问题,监督落实情况、反馈办理结果,发挥楼长“上联社区、下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扮好“三个角色”
打造“志愿楼长”品牌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130余名党员楼长纳入“釜溪盐工”“富台小盐粒”等志愿组织,成立志愿楼长队伍,全力扮好“三个角色”,推进基层服务升级。志愿楼长+宣传员。志愿楼长通过扫楼入户,以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宣传相关政策法规400余次;利用社区楼群开展线上宣传,将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第一时间传到群里供居民学习了解,确保政令上通下达。今年累计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环保知识、“两委”换届等500余次。
志愿楼长+倾听者。志愿楼长化整为零,深入到社区小区、楼道,发挥楼长“神经末梢”和“传声筒”作用,走访群众,倾听民声,缩短意见建议传递时间,形成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梳理群众意见建议和问题300余条,解难题办实事240余件,构建起“家门口式”为民服务格局。
志愿楼长+贴心人。结合“党员先锋示范岗”活动,动员楼长亮明党员身份,主动查找民情80余条,现场协调解决污水横流、井盖破损等问题30余个;为社区的高龄、空巢、残疾等特殊群体提供“跑腿式”上门帮办、代买、代缴、代挂号等一条龙服务50余次。
编辑:龚紫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