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近期公众关心的假期是否可以外出旅行、疫苗接种情况等热点问题,相关专家进行了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一、国庆.中秋假期公众可以出行吗?
中疾控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在假期期间,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
在出行前,大家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如果是中高风险地区就不能前往。同时,如果公众的出发地是中高风险地区,也不能出行。

在出行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等。
二、跨地区接种疫苗有障碍?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友:
正在积极推进全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着力解决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扫除数据交换的障碍,为各地将接种信息统一纳入健康码管理提供方便。

对于目前尚未实现接种信息跨省互联互通的地区,大家还是要在接种后续剂次疫苗时提供接种单位出具的纸质版凭证,按照纸质凭证的记录接种后续剂次的疫苗。
三、有过敏史不宜打疫苗?
中疾控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关于过敏的禁忌,在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当中规定了两点,一是对新冠病毒疫苗成分过敏;二是过去打疫苗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的。有这两种过敏情况是不能够打疫苗的。

但是像平常有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化妆品过敏、螨虫过敏的情况,这是经常发生的,通常是可以接种疫苗的。
四、未接种新冠疫苗不允许进入公共场所?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
个别地方为了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对未接种疫苗的居民采取限制进入公共场所、纳入个人诚信记录等限制性措施均违背了接种的原则,也给群众造成了不便。

针对这一类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召开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对这种现象予以及时纠正。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五、“一老一小”人群,接种新冠疫苗要注意什么?
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
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病率较高,自身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降低,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较容易发展为重症,建议所有身体健康、患有慢性病但是控制稳定的、而且符合接种新冠疫苗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应该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对于未成年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要家长陪同,并代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接种前家长或监护人有必要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知识、流程及孩子健康状况,接种现场带好身份证、接种证等证件。
接种现场需向登记医生如实报告健康状况,既往过敏史、疫苗接种禁忌症,医生会做出客观的接种建议,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如有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来源:自贡疾控)
编辑:龚紫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