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自流井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人民至上优质均衡,破解新课题促进共同富裕。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健全社会福利制度,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慈善事业。全区民政系统加压奋进、担当作为,让惠民阳光映照广大群众心底。
“这哈患重病的申请低保还多快,一个月都不到就领到钱了,还真得感谢政府......”近日,仲权镇竹元村罗阿姨高兴的说道,欣喜的变化,缘于自流井区民生保障均衡化的扎实推进。全区实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后,城乡低保由审核审批时限由4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工作时限缩减率达62.5%,实现当月申请、当月审批、次月发放。
全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第一取向,坚持人民至上,通过社会救助综合改革、重度残疾人照护、居家养老服务、关爱未成年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五项举措,促进民生保障均衡化,引领全区人民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帮困
实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
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方面采取下发审批权限、优化审核环节、引入三方力量、拓展服务渠道等方式,改革了社会救助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实现了民生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同时在保障对象上,适度扩大兜底保障和社会福利范围,将更多低收入人群和更多有需要的重病重残人群纳入救助保障。今年以来全区社会救助保障金额达2965.5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451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7%。
扶老
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救助服务
为惠及更多的居家老年群体,着力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模式,积极引入优质社会组织,为我区60周岁以上的散居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残疾、独居、失独等高龄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助购等居家养老救助服务。今年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22353人次,服务满意率达98.6%。为破解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今年全区设立了3个老年助餐服务点,为辖区内老人提供预约式助餐服务,现各点位已开展老年助餐服务200余次。
助残
探索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贫困重度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以镇街为主体分散开展服务的方式,探索实施了以社会组织为依托的社会化照护服务、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的集中式照护服务、以失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为依托的“喘息式”照护服务,现已累计开展服务8500余次,惠及老年人4217人次,服务资金10万元。同时全面落实残疾人“两补”政策,普惠更多困难残疾人,对符合条件残疾人及时审批并足额发放残疾人“两补”资金,今年以来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6314人次163.14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1564人次132.258万元。
爱幼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行动
自流井区始终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未成年人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进步。今年以来组建了自流井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同时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助学及时足额发放补贴资金达30.319万元,也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未成年人困难家庭纳入城乡低保保障范围,累计发放资金124.4万元,惠及未成年人达5832人次。
解忧
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今年以来分别在东兴寺街道、五星街街道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由专业社会组织围绕精神障碍患者的不同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精神卫生、心理咨询、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恢复能力。目前全区精神障碍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达到70%,开展服务420余次,服务精神障碍患者4800余人次。
改善民生、品质赋能
建设幸福自流井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奋斗目标
一件接着一件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
让发展成果成为群众
写在脸上的满意度、乐在心里的获得感
编辑:游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