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银杏,落叶如金,漫步自流井大地,既涌动着真抓实干的热潮,又孕育着无限生机,在这些令人动容的风景里,有40万自流井儿女,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欣喜与期待更有聚力再造产业自贡的豪情与气魄
扛起首位担当,勇立时代潮头。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自流井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扣“三区一地”发展定位,全力把握好“筑三圈建双城”主攻方向,勇当再造产业自贡排头兵共同富裕先行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自流井而努力奋斗。
拳拳之心谋发展,一计一策总关情。
不久前,自流井区政协第十届第一次会议、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相继闭幕。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负人民重托、不辱时代使命,深化拓展“三区一地”实践内涵,为高质量“筑三圈建双城”汇智聚力,与党员干群一道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创造新辉煌。
闯出一番气象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自流井全区上下正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以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在这片热土之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新气象。
11月13日至15日,在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内,装载着自贡彩灯灯组的15个40英尺集装箱通过“蓉欧+”东盟铁海联运班列,踏上去往新加坡的“旅途”。
在园区管委会,一张宏伟的自贡物流建设蓝图徐徐打开:陆港先后与广西钦州港、防城港、广州港、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重庆果园港、珞璜港等国内物流园区建立广泛合作关系,成功引进北港集团、成铁集团、中农联、中农现代、中通快递等知名企业,成功获评2021年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截至目前,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工业企业实现产值约110亿元,商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约220亿元。
目前,园区管委会正抓实抓细港区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保税物流中心(B型)、双胞胎绿色饲料、连接线加油加气西站等项目建成投用;推动自贡川南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园区道路管网等项目加快建设。
视线再聚焦自流井老街,曾经这是一片破败的棚户区,如今,这里已是“自流井遗址”所在地,把文化、旅游、人文、生态、商业五态合一,不失为近年来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的示范性实践。
明年春节期间,老街一期就要开街营业啦,届时自贡“小三绝”非遗文化与国粹和民俗交相辉映,游客们能在老街浮桥与“歪脑壳船”上欣赏独特的川南民居院落街区与浮桥相融的场景,这是对千年井盐文化的纪念和延续。
老街的新气象、新发展,是自流井区高质量筑牢主城功能核心圈建设的具体体现。今后五年,自流井区将以重塑老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优势为导向,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保障能力、盐都文化展示能力、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夯实主城功能匹配度和中心城区首位度,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力争五年建成老城复兴“主轴线”、自贡文化“会客厅”。
“老城”复兴,“新村”也在变美。未来五年,自流井区将发展以都市消费为导向的现代农业,加快西南智慧生态农业博览园、G247沿线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农业嘉年华”“农业奥特莱斯”新模式。
凝聚一股力量
如何用活红色资源,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走深走实、落细落小?
自流井区创新举措宣传红色文化,打造各类学习载体、教育阵地,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让卢德铭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增强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
“党课+网课”打破课堂空间限制。打造精品党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卢德铭烈士的信仰解答》《信仰之上》、云党课《踏寻红色记忆、重温德铭之路》等;创新推出“云课堂”,直播点击率达20万余次、点赞超10万余人,打破了时空限制,切实提升党史学习覆盖面。
“成年+少年”拓展学习教育范围。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到吴玉章故居、卢德铭故居、江姐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500余场次,引领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重温式”“体验式”学习感悟初心使命、砥砺奋进之志。同时,结合本土红色资源,创新开展“红色夏令营”“小小讲解员”童心话党史系列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纸间+指尖”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整合区属融媒平台,开设“学党史·铭初心”等专题专栏,常态化推进宣传报道。精心策划实施网络宣传,推广融媒产品30余个,借助人民网、新华网、四川电视台、自贡日报等中省市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宣传报道2000余篇次,唱响了学习教育的“好声音”。尤其是在《四川日报》一版刊发《走进初心地·卢德铭故居》等特色宣介,引发强烈反响,助推学习教育既有氛围又有广度深度。
筑牢一面旗帜
危难到来之际,总有一群人,冲前线、保安宁;总有一面鲜红的党旗,凝聚起前进的力量,带给人们温暖和方向。
针对秋冬季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挑战,自流井区党员干部群众扛起疫情防控责任,用坚守和奉献筑牢防控屏障,守护中心城区的岁月静好。各级党组织成立党员先锋队85个,设置防控点位130个、党员志愿服务队133支,在重点区域成立临时党组织2个,2500余名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舒坪街道老党员、老干部变身“宣传员”,走街串巷,创新宣传方式,将顺口溜融入日常宣传中;舒坪街道党员、干部化身“服务员”,累计为近千名管控人员提供生活、医疗物资保障和心理疏通服务;街道党员还自发成立新冠疫苗接种接送“服务队”,为有意愿接种新冠疫苗但行动不便的群众免费提供接送服务。
荣边镇党委探索“基层党建+”疫情防控模式,重点突出网格化管理,组建“机关党员干部突击队”“村级党员志愿队”。
为提高应对疫情的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11月5日,新街街道在富台山社区组织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以练为战,做好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组织、协调、采集等准备工作。
抗击新冠疫情,绝不是一次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自流井全区县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主动下沉基层,到包片镇(街道)、分管行业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指导补齐短板,协调解决问题;各部门、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带头一线履职、一线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入企入店,督促指导市场主体履行主体责任,严守防控规范;村(社区)干部走村串巷,对标对点强化防控措施,严密摸排管控,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绘出一种幸福
“以前院子里采光不好,没有生气,这些问题在我们小区改造中得到解决,现在院子敞亮,家里亮堂,我们这心情也舒畅了。”
11月22日,走进五星街磨子井社区,一阵阵笑声传出,几位老人正愉快地拉着家常。走近一听,他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小区的改造,院子美观了,路面平整了,楼道干净了,大家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看哪里都觉得舒坦。
安居方能乐业。自流井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先自治再改造”模式,改造前充分听取群众意愿,改造中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改造后有效引导群众自治,着力构建“共谋、共建、共享、共治”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自2019启动旧改以来,全区将99个老旧小区整合为47个项目,总投资约11.7亿元,计划在“十四五”期内全面完成改造。
初冬时节漫步自流井,空气清新、鸟语萦绕,令人心旷神怡、精神舒畅。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利”,同样不断提升着百姓的生态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方面,自流井区以全域治理为核心,分类施策打响打好“三大战役”,绘就了一幅幅“天空蓝”“碧水清”“生态绿”的美丽画卷。自觉践行“两山理论”,以最大决心治水治气治土,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空气质量优良率创十年新高。
另一方面,在全市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通过“环卫现场+科技联网”“前端分类+末端压缩”“多维监督+联级考核”等一系列“组合拳”,实现城乡环卫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根本转变,以城乡环卫大提升助力生态环境大改善。
令人惊喜的更有,如今的自流井不仅是一幅山水生态画卷,更展现出一道道亮丽的文明风景。
从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垂髫稚子,到清理楼道垃圾的老旧小区居民;从烈日下汗流浃背的交警,到寒风中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从第一缕阳光下清理垃圾的环卫工,到霓虹灯下劝说占道摊主文明经营的城管队员……一幅幅美好和谐的景象正彰显着自流井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印证着百姓满满的幸福感。
未来五年,自流井区将为民生“答卷”绘上更为生动的一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发挥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盐都未来工程”,增强区域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全纳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到2026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5%以上;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和分级诊疗创新,聚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级试点建设;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合理布局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推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实干托举梦想,奋斗成就使命,敢闯善为的自流井人,正蓄势待发,坚定扛起中心城区首位担当,开启美好明天的新精彩!
编辑:游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