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阳和启蛰。2月11日,立春时节,菜花飞黄。在自流井区飞龙峡镇的广袤乡野、丰硕果园、泛波鱼塘、宜居村落,蓝天白云之下、目力所及之处,一切生灵都有了新姿态。
丁香村村民黄德富的德富家庭农场内,80亩柑橘树在山坡上连绵。扯开纸袋,柑橘“春见”如一个个“黄金果”,装了一篮又一篮。据黄德富讲,2019年,农场实现了由塔罗科血橙到“春见”的产业转型。去年底以来,通过采摘和零售的方式,黄德富的果子已经卖出大半。他希望新的一年里产量能够再上一个台阶,早日实现丰产。
在星星村,村民邓兵正给一口鱼塘放水。“等水放完,鱼清理完,再清清淤、消消毒。”村党总支书记黄德彬告诉记者,过去,这200多亩鱼塘都被私人承包,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去年,在党建引领下,鱼塘收归集体。星星村漆星促农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尝试着与农业科技公司对接合作,计划在今年投放一批高端淡水鱼苗,让集体经济收益有一个大提升。
红岩村位于飞龙峡森林公园核心地带。村民代兵正在自家5亩蘑菇大棚里辛勤劳作。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菌包的产量也与日俱增,每天能够达到200斤左右。每天凌晨一两点,代兵就要起床摘菇,再驱车赶往川南农贸市场,把新鲜的农产品送到批发商手上。他坦言,只要能卖个好价钱,再辛苦也值得。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壮大
正如和煦的春光
洒在了自流井区广袤的田野沃土上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
正悄然变为现实
美丽如画的乡村已破茧化蝶
编辑:龚紫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