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推动社会发展殚精竭虑,为祖国和人民献身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烈的青春之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中,当代青年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筑起防疫的坚固长城。自流井区郭家坳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组织辖区广大团员青年全力参与防控工作,为坚决遏制疫情反弹、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贡献青春力量。青春激情、抗“疫”先锋,郭街故事、打动人心。
青春力量,“团旗红”点亮“志愿红”。郭家坳街道在今年成立了“红色突击队”,吸纳了市、区两级包挂单位、睦邻联盟成员单位的团员青年及辖区青年志愿者近50人加入。设立团员责任区、团员先锋岗,引导团员青年坚守工作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红色突击队成为基层防疫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突击队宣传防疫知识7500余人次,摸排返乡人员800余人次,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治的最严防线。
林大富是“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到郭家坳街道光大街社区支援工作的一名市级部门的共青团员。他以脚步丈量当好排查员、手握喇叭当好宣传员、上调下衔当好规划员、耐心细致当好资料员,长期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在得知郭家坳街道成立了一支红色突击队后,主动申请加入,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参与街道红色突击队的各项工作任务,在郭街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他坦言,疫情防控工作让自己更加懂得了青年一代的担当与使命,也了解到社区干部的不易。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共青团员,加入红色突击队为群众筑牢疫情安全防线,为社区干部分担点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青春速度,“大脚板”跑赢“大数据”。社区是疫情防控最基础、最重要、最艰巨的一环,是推动防控措施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的神经末梢。只有社区“稳”,方能人心“安”。排查核对居民信息、前置摸排到(返)市人员、加强科学防疫宣传、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中,是第一道“防火墙”。郭家坳街道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以无物业小区、老旧小区为主,摸排管控的难度更大。得益于郭家坳街道这一群年轻的社区干部,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跑,用心用情为居民服务,确保各项防疫工作有序进行。除社区两委干部外,郭家坳街道还招募了一批以共青团员为主的青年管家,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团员王莉丽是郭家坳街道大湾井社区的党委委员,也是居乐小区的青年管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摸索出了一套“三早”工作法,即“早联系,早掌握,早报告”。在一次入户宣传中,她了解到居乐小区居民周某将从外地返回,于是第一时间通过家属加了周某的微信,掌握其返市时间、交通方式等信息,推送普及报备流程,并立即报告社区和街道。通过街道与公安、医院、疾控中心的沟通协作,周某抵市后立即纳入了居家隔离管理。“只要说一个房号,我就能报出家庭情况。”王莉丽作为青年管家,她对居乐小区每户有人口、外出务工人员等信息都了然于胸,做到精准的前置摸排,为人员管控赢得时间。这种熟悉,是用青春热血一遍一遍挨家挨户地跑出来的。她说:“疫情防控工作艰巨繁重,我们年纪轻,更应该跑勤点跑快点。只要大家是安全的,辛苦点儿没啥。”
青春担当,“城管蓝”护好“健康绿”。在郭家坳街,还有更多的团员青年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为疫情防控做着贡献。加班加点进行疫苗接种的青年医务工作者,不分昼夜开展流调的派出所年轻民警,风雨兼程做好物资配送的快递小哥……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以“青年之自觉、青年之担当、青年之作为”为群众筑牢坚固防线。
郭家坳街道光凤路的三岔路口,每逢夜晚和节假日有众多的流动摊贩在小区门口聚集,成为了一个人流密集的街市。对环境、安全和防疫造成影响。城管执法青年队员张柯发扬敢于“亮剑”的精神,带领街道执法中队开展了一周的夜间占道经营整治,有效治理了辖区占道经营组成的聚集市场,让防疫不再有盲区。“好像点燃了内心的一团火”,张柯感慨,“整治难度较大,也需要综合治理。但身处基层,脑中随时绷起防疫这根弦,绝不能因为我工作的疏忽让老百姓的健康受到威胁,我知道我干的工作是对的,加班都越加越有劲!”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使命在身,责任在肩。郭家坳街道的青年,在抗击疫情这条最美的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为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献礼。(供稿:曾添)
编辑:游载
责任编辑:龚紫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