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发季节
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
进入5月后,南方地区开始进入高峰期,北方病例逐渐开始增多。该病流行季节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传染性强,多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



还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者黏膜、疱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目前还不明确是否可以经过水或者食物传播。









1.
宝宝持续高热,体温38.5℃超过3天。
2.
神经系统异常,出现嗜睡、头痛、呕吐、抽搐等表现。
3.
出现心衰前兆,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
最快只要 2~4 天,就能导致死亡!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以上物品,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做好以下下措施,能大大降低手足口的发病率,减少宝宝痛苦。
避免接触病人
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洗手

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家长最关心的手足口病知识问答

目录
问题1:手足口病是什么感染的?
问题2:我娃去年得过手足口病了,为什么今年又中招了?
问题3:我娃天天呆家里,怎么会得手足口病的?
问题4:我娃得了手足口病严重吗?
问题5:手足口病不是病毒感染吗?为什么还要给娃挂消炎针?
问题6:医生,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要不要住院啊?
问题7:疱疹性咽峡炎跟手足口病一样吗?
问题8:我家还有个小宝,怎么办?会不会传染?怎么去预防?
问题9:打预防针有用吗?
问题10:得了手足口病要隔离多久?
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答: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上一个问题之中,如果简单告诉家长手足口病就是病毒感染,家长就会有这类的困惑,但是如果告诉家长们,会有十几种病毒导致手足口病,而且每种之间不能相互免疫,那家长们估计就会明白的多了。
因为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每年流行的肠道病毒种类都不一定相同。因此去年中招了,今年还是有可能中招的,甚至一年之间多次得手足口病的患儿也是大有存在的。

答:这个是高频问题,特别是比较小的孩子的家长特别关心这个问题。首先手足口病是个儿童常见的传染病,而根据流行病学的机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大要素。
(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因为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很广,如果作为孩子的家属接触了致病性的肠道病毒后,没有做好及时的清洗,就很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家里的孩子。而一般呆在家不出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你感觉你把孩子隔离在家了,孩子还是得了手足口病的原因。
答: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而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4.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60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答: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一般治疗主要是普通病例门诊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积极控制高热、保持患儿安静。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当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时候可以使用抗生素。
答:这问题还是涉及到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患儿都属于手足口病普通型,因此门诊治疗基本都会痊愈。但少部分患儿疾病程度严重,会累及心肺脑等器官,因此住院治疗是必须的,甚至是抢救。
但是与手足口病不同点在于,疱疹性咽峡炎并没有手、足、臀的疱疹,而且疱疹性咽峡炎容易合并细菌感染,恢复的也比手足口病要来的快。

做好这些后,剩下的就是观察了,一般“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因此等这几天过去了,小娃还是快乐如旧,那基本上就不要担心了。
答:目前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再得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几率很低,但仍有可能出现因感染非EV71的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而患手足口病。
答:由于“患儿疱疹液中的病毒含量大,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咽部分泌物的排毒时间可持续1~2周”,所以隔离时间要等到口、手、足、臀溃疡及水疱结痂后才能结束。因此手足口病的隔离期为感染后14天结束。
通常潜伏期2-7天,所以一般隔离10天左右,可以带宝宝到没有小朋友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既能满足宝宝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传染给别的孩子。
编辑:朱星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