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暑,空气热浪扑面而来
一波接一波的高温预警
让我们也面临更多“烤”验
如何应对炎炎夏日
快来查收这份防暑降温指南!

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大量出汗、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不超过37.5°C。
轻症中暑
以上症状加重,体温超过38°C,同时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心跳加快、恶心、呕吐等症状。
重症中暑
出现意识涣散、肌肉抽搐、四肢无力、血压下降等症状,体温超过40°C。

中暑后要牢记
🔎 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如树荫、走廊或者有空调的房间进行降温,可以解开衣扣、腰带。
🔎 补充液体,如淡盐水、运动饮料。
🔎 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额头、冰敷腋下等。
🔎 及时就医,出现重症中暑的症状时,应尽快联系医生,及时处置。

防暑降温小Tips
重视天气指数
气温达33℃时,人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
气温达35℃时,人体赖以散热的辐射、对流、传导形式逐渐减弱或停止,蒸发(出汗)便是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散热方式,此时应及时补足水分及钾、钠、镁等电解质。
多补充水分
根据尿液的颜色判断是否缺水。高温环境下,要经常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含钾盐水及饮料。
按时吃饭
三餐一定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尤其是体力消耗大的情况下,要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
多吃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和水果,如冬瓜、生菜、黄瓜、西红柿等时令蔬菜,或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新鲜水果。
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谨防“情绪中暑”
相关数据表明,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天会发生“情绪中暑”。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情绪中暑”的表现有:特别粗心、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
通常短暂的烦躁情绪、胸闷等症状无需过度担心,会随着高温天的结束缓解或消失;不过,如果一周3次以上出现胸闷、心脏极度不适等相关症状,并持续了一个月以上,同时影响到了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则需及时就医,否则将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时刻关注身体情况
积极采取防暑措施,时刻关注身体情况,一旦感觉身体不适有中暑的前兆时,要及时向身边人求助并到阴凉处休息,千万不要自己“硬扛”。
编辑:yangza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