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乡土味”的法治宣讲、“点单送单式”的暖心服务、“走亲串门”式的入户走访……一项项为民服务举措走进千家万户,一次次温馨的走访拉近社群距离。这是自流井区郭家坳街道不断深化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发挥为群众解困、为党政分忧、为企业解难、为诉访减压作用,通过践行“枫桥经验”新的时代特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当下,老百姓在化解矛盾、维护权益等方面,往往选择寻求诉讼来解决,然而在郭街,诉讼只是广大群众解决问题的第二选择。有矛盾,先调解,是社区群众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首选……”郭街工作人员小刘表示,郭街成立的多元化调解中心,由政法委员、社区干部、律师、政法干警和人民调解员组成,建立8个调解室。借助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资源,通过“枫桥经验”的积极实践,持续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化解一个矛盾,创造一方和谐;救助一位群众,造就一家幸福。家住盐都花园的14岁刘某,因不服父母管教,不愿读书,多次离家出走,甚至以跳楼要挟。街道综治中心及时介入,当天组织社区干部、调解员上门调解,不到24小时就化解矛盾。
夏日的午后,清风徐来,水波荡漾,有下棋的、跳舞的、聊天的、纳凉的,群众聚集在一起,场面非常热闹。“每天傍晚,他们都会来这里,大家坐在一起,拉一拉家常,说一说家长里短,讲一讲法律常识,就像和家人饭后闲聊一样,我们喜欢这种交流方式。”提及社区干部与群众的交流方式,李大爷满脸喜色。在“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新形势下,郭街通过与信访、公安、综调、司法、网信等部门协同联动,实现多元化解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整网络体系,而这只是自流井区郭家坳街道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一个缩影。
“孩子升学考试在即,而孩子的户籍迁移问题一直没有着落,我焦急万分。感谢社区、派出所,多次上门协调,不但协商解决孩子抚养权问题,而且完成户籍迁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是一份来自离异后远嫁的王女士寄来的感谢信。郭街坚持党建引领,为群众解困、为党政分忧、为企业解难、为诉访减压,促进‘枫桥经验’在郭街落地生根。
邻里口角、夫妻矛盾、损害赔偿……在这些没有硝烟,却经常“火药味”十足的冲突背后,自流井区多元化调解中心发挥重要作用,凝聚多元调解力量,全方位“把脉”,精准“治病”,推动实质性解纷,成为社会稳定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金钥匙”。
编辑:龚紫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