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手机软件商城上下载‘全视通’软件共享屏幕,我们会全程指导您如何操作退款”。一名警察在宣讲台上为学生们模仿近期发生的一例机票改签诈骗案例。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防诈意识与反诈能力,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自流井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走进四川轻化工大学,为百余名大一新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专题讲座。

防范电诈你我他
无诈社会靠大家
检察干警以《防范电诈你我他,无诈社会靠大家》为主题,通过发生在身边的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对什么是电信诈骗、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以及如何防范电信诈骗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地讲述网络刷单、网络兼职、游戏账号交易、商品客服等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及防范技巧,并提醒同学们要坚守反诈的“三不原则”、谨记“六个一律”,对电信诈骗时刻保持警惕,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自流井区将立足职能职责,延伸检察服务,坚决严厉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坚持常态化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以宣促防,提高人民群众“识诈骗、防诈骗、反诈骗”的意识与能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1.冒充学校人员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社交软件或者电话、短信、邮箱等方式,冒充老师、领导或学长学姐等,用学费扣款失败等理由要求新生进行转账汇款。除此之外,诈骗分子还冒充学校老师或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新生群的名义,将新生拉入所谓“官方新生群”,以线上培训,购买资料等理由骗取财物和个人信息。

2.兼职刷单诈骗
刷单,一般是由卖家提供购买费用,帮指定的网店卖家购买商品提高销量和信用度,并填写虚假好评的行为。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兼职信息,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引诱大学生刷单。在做成几单小额业务后,诈骗分子将本金和佣金及时返还,骗取当事人信任,随后提高刷单金额,再以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有的诈骗分子冒充中介或公司发布虚假招聘用人启事,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和“介绍费”,当学生按照要求支付款项后,便再也联系不上了。

3.伪建“新生群”
骗子将普通QQ群更名为“**学院2023级新生群”,套路新生入群,在群里诱导新生点击相关链接,进而盗取个人信息和钱财。同学们一定关注学校官方公众号,添加学院官方群信息。入学后要尽快熟悉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和班干部,遇到此类事情要及时向老师或班干部核实求证。擦亮眼睛,不随便加群,不轻易点开陌生链接,更不要随意输入银行账号、密码以及个人身份证信息等。
编辑:龚心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