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建设做“减法”。本着“因地制宜、低成本建设”的建站原则,积极整合磨子井社区办公用房,建设不少于40平米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并配备电脑、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施。队伍建设做“乘法”。选拔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运营,鼓励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切实推动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政府与社会高效联动。截至目前,试点社区共配置站长1名、社会工作者2名,累计持有社工证人员12名。志愿活动做“加法”。在社会救助、困难帮扶、老年服务、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领域外,增加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社会事务服务领域,充分利用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技巧,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已开展志愿活动103次,惠及群众1.2万人次。
编辑:朱星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