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健康科普】秋意浓,谨防诺如病毒感染

2023年11月06日 09:04

0

金秋已至,天气微凉,各类传染病进入了新一轮的活跃期,诺如病毒也进入了感染高发季,面对来势汹汹的,实力不可小觑的诺如病毒,我们一起来了解认识它,做好个人防护,谨防诺如病毒感染!


图片

什么是诺如病毒?

l:space="default">
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人们常把它称为 “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为其感染高发季节。它不仅在成人中引起感染,也在儿童中引起感染,尤其是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造成暴发性胃肠炎。


图片

诺如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l:space="default">
诺如病毒存在多种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中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人传人:通过粪口途径摄入诺如病毒。
●经食物: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常见的易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有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草莓车厘子等浆果类产品。             
●经水:饮用了含有诺如病毒的被污染水源,如桶装水、井水等。
图片


图片

诺如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怎么判断是否感染了诺如病毒

l:space="default">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成人腹泻症状较为明显,儿童则呕吐症状表现更为显著,此外还会有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以下2点,则高度怀疑感染了诺如病毒感染,可留取粪便或者呕吐物样本前往医院急诊科、肠道(腹泻)门诊、或消化科检测。
1. 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即24h内出现排便大于等于3次并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伴或者不伴有24h内出现呕吐大于等于2次;

2. 家庭、单位、学校已有确认患有诺如病毒感染人员,并出现第一条中所述急性胃肠炎症状。


图片

感染了诺如病毒该怎么办?

l:space="default">

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尚无特效药物,一般情况对症治疗即可,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需要引起重视。

1. 预防脱水是关键,建议儿童患者自腹泻开始就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①可给予低渗口服补盐液(ORSⅢ),或者米汤加盐溶液(每500ml加细盐1.75g,约为1/2啤酒瓶盖); 
②每次稀便后口服补充一定量的液体,直至腹泻停止;
③建议口服补液量为:小于6个月,50ml;6月~2岁,100ml;2~10岁,150ml;10岁以上儿童按需随意饮用。
图片

2.患者口服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有助于缩短急性水样便患儿的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和量。

3.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更不要盲目使用止泻药。

诺如病毒感染常伴有呕吐症状,补液后常常容易进一步引发呕吐加重脱水,建议饮水补液要少量、多次,不要一次性过多。对于口服补液无效及中度、重度脱水患者,则需要住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静脉补液等治疗。


图片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l:space="default">
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这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图片
2.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
3.牡蛎等贝类、草莓车厘子等浆果类是引发诺如感染的高风险食物,此贝类海鲜应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浆果类应在食用前要认真清洗干净。
4.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最好可以居家隔离,尽量使用专用厕所或者专用便器,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5.托幼机构和学校在流行季应加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以及环境消毒的管理;加强师生和保育员及厨工的健康管理,杜绝带病上学(班)。一旦发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病人,要及时就医并隔离管理,立即向所属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报告,避免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6.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是阻断诺如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表面进行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针对诺如病毒的药物,疫苗也还处于研发阶段,但只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严格执行手卫生、饮食卫生等措施,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就可以科学有效地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


编辑:彭玥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