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流井区东街钟云山社区,有这样一个婆婆,她被外人所熟知的是有着爱管闲事的“怪癖”:楼下院坝脏了,她要管一管,花园该浇水施肥了,她要管一管,谁家下水道堵了,她要管一管,谁家有困难了,她出钱也力更要管一管,她就是75岁的范碧秀婆婆。
范婆婆家住31栋院落,每天早上,买完菜,她会准时拿上扫帚,清扫院坝。这是一个老旧院落,没有配套的物业管理。走进这里,却没有想象中的脏乱差,地面干净整洁如新。
原来,30多年前开始,范婆婆就主动做起了义务清扫员,不计任何报酬。范婆婆说:“这里住的大都是老年人,院子打扫干净了,居住起也舒坦啊!”
不仅如此,这里种植的枇杷、吊兰、文竹、三角梅、君子兰等各种绿植、花草,都是范婆婆自掏腰包买来的,渐渐的,这里花儿绽放、绿植也为这里添上新绿,打扫完,范婆婆又接上水浇花,动作一气呵成。范婆婆没想到,长年累月地默默付出,让院内环境美了,邻里笑容多了,这一晃就是30多年。
“范婆婆你又来看我了,不是你,我都不晓得自己是啥子样子哦。”7月26日,扫完院落,范婆婆又来到邻居家刘婆婆家,帮刘婆婆收了家里晾晒的衣服后,一脚踏进刘婆婆家,紧握着刘婆婆的手,嘘寒问暖,刘婆婆躺在床上,满眼泪花。
原来,刘婆婆80多岁,一家人是外来租户,仅有一个残疾的女儿在身边,身体也不好,范婆婆寻思着,远亲不如近邻,没事,就上她家里串串门儿,拉拉家常。搬来的七八年时间里,范婆婆帮忙晒衣服、送吃的穿的上门等,时常照顾刘婆婆的生活起居,样样不在话下。
“下水道又堵了,你们来看看嘛。” 去年临近春节,群众反映院内下水道由于老化堵塞,污水外溢。一楼的住户找到社区,希望社区帮忙解决。谁来领头,解决问题?范婆自然成了最佳人选,为啥?“她最清楚地下管网的布局,是一张活地图。”社区工作人员说到。随后作为居民小组长的范婆婆找到大安区环卫站,很快师傅就上了门,不仅很快找到出问题的部位,工期缩短了,工作也减轻了,师傅们毫不犹豫地优惠了疏通费用。
范婆婆在邻里口中,是个爱管闲事的婆婆,在爱人王竞成眼里,她也是个孝顺、贤惠的女人。在她30多岁的时候,婆婆病重,半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饭、洗澡、上厕所等等全要靠人照顾。屋漏偏逢连夜雨,爱人又在此时遭遇了严重的车祸,落下终身残疾。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家人,范婆婆说,也许就是那时,锻炼了她身上的一种打不垮的坚韧。
如今,范婆婆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只要社区和居民有事找到她,她从不推脱。老旧小区改造,要拆除私人搭建的停车棚,在社区劝说半个月之久无果的情况下,范婆婆一出面,对方立马同意了拆除违建;邻居因为楼上漏水,严重影响生活,范婆婆出面,两家握手言和;邻居出远门,放心地把钥匙交给她,请她帮忙代交各种费用,甚至还有人租房、卖房,也自然想到找范婆婆……一件件小事,件件解难题,不胜枚举。
“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像雷锋同志一样做好事,毛主席也教导我们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范婆婆的心声,30多年来,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老一辈的担当,更是用一言一行传递着人间真情。
编辑:彭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