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防护指南】过于真实!呼吸道疾病之后,如何科学运动?——快来领取你的专属健身方案

2024年01月03日 09:43

0

话说久病成良医,很多朋友在今年里就体验了不少呼吸道疾病。本以为呼吸道疾病就是小感冒,打个喷嚏,咳嗽几声,喝点热水,扛一扛就过去了。没想到症状那是永远都有新花样:年初的新冠有水泥堵鼻子、小刀封咽喉,到开春后的甲流高热不退、浑身酸痛,再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引起下呼吸道的喘息,以及支原体肺炎没完没了的咳嗽,还有你可能没体会过但希望永远也别体会到的肺结核慢性咳嗽、咳痰,咳得你胸痛、肋骨痛直到咳出一摊老血!


2023年“10大酷刑”

l:space="default">
图片


所以,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个声音:等我好了之后,一定,一定要锻炼身体,再病一场会要老命的!


可是,刚想开始运动,打开手机,检索健身视频的同时,眼一撇,不经意间又发现手机推送了以下信息:


保护心肌,阳康后不要着急剧烈运动感冒后想锻炼?


当心!病毒性心肌炎


紧急提醒!流感之后千万不要剧烈运动,悲剧已经发生过一次···

图片


你不甘心,手机也很贴心地又发来了推送:


这个运动有助于长寿,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记住,这三个动作,轻松带你变瘦变美变健康


每天坚持走路半小时,你将收获3个惊喜!

图片


看了这些标题,你是不是热血沸腾了?


于是,你拿出备战高考的态度,开始认真学习“如何正确锻炼”。


请注意,前方有一大堆学习资料正向你飘来!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方法是用心率估算运动强度,心率就是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具体需要3步:


1.先算一下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207-0.7×年龄);

2.测量一下自己安静时的心率;

3.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运动强度:

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心率=(45%~55%)×(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


较大强度运动时的心率=(65%~75%)×(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安静心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住了吗?

图片

。

。

记不住就对了!因为,非专业运动员,根本不需要记住!你,只需要运用就行。


来来来,重点来了。


图片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运动

一个小Tips:


从散步开始,走路速度逐渐加快,直到可以自如跑步,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呼吸顺畅,不喘大气。


简单说来,就是要让身体始终保持在自身能平稳承受的运动强度以内。这个“能平稳承受的运动强度”是通过“呼吸顺畅”来把控的。

图片


比如,嬢嬢些可以约上你的老闺蜜,一边聊(ba)天(gua),一边散步,聊到起劲的时候加快脚步,直到你需要稍微喘口气才能说完一句完整的话,这时的健走速度就是目前你身体能平稳承受的运动强度上限,你只要稍微比这个速度慢一点地走,你就是最拽的姐。

图片


学生党些,可以边走边互相抽背功课,走得越快,背得越起劲。如果你脚下生风,飞起来了,你就会飞过龙门!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持呼吸均匀。大脑氧气足,知识记得住,考试不用怕,成绩人人夸!

图片


你说你只有一个人,

怎么办?


图片


单身党可以带着耳机边走边高歌,随着歌曲进入高潮部分,逐渐加快脚步,直到你还能继续高歌,就维持这个速度,一旦唱不下去了,本次锻炼就可以暂停了,停下来先歇歇,歇完了再来一首。


图片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综上所述!


心跳和呼吸,是我们用来评价运动强度的最常见指标。无论是日常锻炼,还是疾病恢复期锻炼,在运动中时刻关注心跳和呼吸,是增强身体机能和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否随身携带专业测量设备,关注并重视自身的运动感受,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监测方法。尤其是疾病恢复期锻炼时,不要追求既往的运动强度,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平稳过渡到既往运动水平。


通过在每一次的运动中保持顺畅呼吸,来动态调整运动时长、运动频率,让你的身体始终处于能平稳承受的运动强度上限临界值以内,给身体一个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

图片

记住,你的身体,会告诉你,

目前你最适宜的运动强度,

快来仔细听听吧!


编辑:彭玥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