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趁着冬日晴好天气,自流井区荣边镇桂花村村民龚思德在家门口的田间精心管护莴笋、油菜、香葱。自今年8月起,土生土长的老龚多了个“专职管护员”的身份。变化的背后,源于村上新近建起的老兵农场。
从荣边镇政府出发,途径东坡湖,仅3公里的路程就到达老兵农场所在地。毗邻旭水河畔,64块整修一新的连片菜园跃入眼底,总规模21.5亩。田块间标牌一字排开,滴管等设施一应俱全。一旁的工具房、水塘、储水站更是安排到位。生态蔬菜种植采摘在农场里变得格外简单和舒心。
“我们村近年来积极试水电商直播,为村经济集体发展拓展了新路径。老兵农场的建成使用,则为村集体经济打造了新的增长极。”桂花村党总支书记梁泽霞介绍,今年7月,该村迎来区公安分局的退役民警毛政权担任村第一书记。他与村党总支一班人一道,整理连片田块,建起老兵农场。依托战友资源,采取社会认养农场的方式盘活土地资源,增加村民收入。截至目前,农场认养已超三分之一,可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万余元。
走进熟识的荣边镇干塘村,村经济经济的新变化依然让人感到震撼。
“项目投资400余万元,预计年存栏近2.4万只肉鸡养殖规模。目前,扩建厂房修建完成。下一步,我们将进行笼具安装和鸡苗采购。”村党总支书记徐和金一如往常忙碌在蛋鸡养殖场。谈到二期项目扩将情况,他如数家珍。
从盘山而上的养鸡场观景台俯视干塘,新动工的肉兔养殖场格外引人瞩目。村上积极引进自贡市三只兔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开展肉兔养殖。场地规模达140余亩,18个棚室养殖种兔4000至6000只,年出栏商品兔20余万只。村集体还拥有种兔养殖场百分之五的收益分配,在种兔产业的做大做强中为集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党建引领,“村”色满园竞不同。与此同时,荣边镇制定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荣誉村主任选聘管理办法等指导文件,对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产业、人才需求等实地调研23次,不定期开展镇村两级人才拉练,成功创建市级人才工作先行点。深入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计划,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为媒介“牵线搭桥”,培育发展精品采摘、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13个,启动实施重大项目7个,吸引优秀返乡就业创业人才53人,成功创建市级返乡创业园区1个。定向聘请产业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领路人”等荣誉村主任3名,推荐“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明星”7人。
建立荣边镇乡村振兴人才管理数据库,对村(社区)两委、致富带头人和公职人员等群体实施分类管理,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5名,定期组织外出交流学习活动,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现场教学活动8次,着力培养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1名村党组织书记荣获全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为推动荣边镇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2022年干塘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成为自流井区首个向村民分红的村。
编辑:彭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