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出现咳嗽的症状呢?
久咳不止应该怎么办?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般来说,感冒后的咳嗽原因有三个:
患流感时,一般会有发热,甚至高热,这时病毒会损伤气管粘膜,变得比平时敏感、娇气,也就是气管粘膜变薄了,遇到冷空气或者烟味,就特别不耐受。有的人只要一讲话,就想咳嗽,也是因为讲话时会不由自主地用嘴吸气导致的。
这种咳嗽以前也称为“感冒后咳嗽”,后来称为“感染后咳嗽”,是最为常见的亚急性咳嗽的原因之一。这种咳嗽多能自行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这种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这时需要减轻气道的敏感性,应用抑制咳嗽的药物,让气道粘膜可以修复。
这时的咳嗽建议短期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等。如酮替酚、复方甲氧那明、急支糖浆等,咳嗽严重者可应用中枢性镇咳药。
感冒病毒不仅仅是损伤气管的粘膜,还损伤了胃肠道的粘膜。因此在生病期间,人们一般食欲下降,尤其不愿吃油腻的食物。这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等肠粘膜修复好了,自然胃口就好了。但现在有些人觉得多吃饭才能抗病,于是刻意地多吃饭,包括油腻食物,这样更是加重了胃肠的损伤。
胃肠功能的下降自然会引起消化能力差,导致腹胀不适,饭后几个小时胃里还有食物下不去,于是有胃火、胃热,甚至胃酸反流。胃火、胃热一般要从咽部散出来,所以这部分病人一看咽部,往往会充血明显,总觉得咽部痒痒,有异物感,总觉得有痰咳不出来。但实际上并没有痰。
这种情况的处理主要是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许多病人这段时间以喝粥为主,以为粥有利于消化,但事实上是稀饭并不利于消化,还容易产胃酸。这时建议吃水煮面条,或少吃东西,让胃肠道得以休整。亦可以应用一些抑制胃酸、促进胃动力的药物。
这部分患者平时就有鼻炎或鼻窦炎,感冒后诱发加重。以前也是感冒后就咳嗽不容易好,总是有鼻塞,流涕,有的鼻涕是向外流,但也有一部分是向鼻后流,导致咽部痒感。常常伴有头痛、头晕症状,晨起咳较多的黄脓痰,这是由于晚上入睡后,鼻部分泌物积攒在咽部,晨起咳出来。这时就需要用一些喷鼻子的药物,减少分泌,或者抗过敏治疗。
常见的几种咳嗽类型
银耳10克、百合15克、北沙参10克、冰糖适量,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约1小时,取汁,稍温饮服。

早卧晚起
冬季寒冷,阳气内收,宜早睡晚起,适当增加睡眠,尽量做到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这样可以让机体得以充分休养生息,有利于消除疲劳,增强抗病能力,抵御毒邪入侵人体。
防寒保暖
冬季是气候寒冷肃杀的季节,易伤人体阳气,所以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颈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要穿保暖性好的衣服和鞋子,适时佩戴帽子和围巾。
通风加湿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冬季气候寒冷而干燥,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口干咽燥。这时应注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盆清水,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
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运动可以调节气机,使阳气得以升发,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经络畅通,保持身体的健康。从西医角度看,长期坚持锻炼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饮食清淡
咳嗽大多是呼吸道受刺激后的生理反应,所以在饮食上最好清淡。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温润食物。
穴位按摩
可选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等穴位进行自我按摩,每穴点按3~5分钟,以调畅气机,提高机体免疫力。

睡前用生姜、花椒、葱白各30g煎汤泡足,可以温经通阳、活血养血、培固正气,提高人体防御外邪的能力。
多喝热水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水分,保护呼吸道,还能把呼吸道里的过敏物质稀释、清除,减轻呼吸道的过敏反应。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发病过程较为缓慢,症状大多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近一半早期患者症状较轻微,常不引起注意,有的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气管炎”。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可疑症状。
肺结核患者在病变进展快、范围广、炎症反应强烈时常有全身症状。
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妇女月经不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肺结核患者的低烧为慢性低热,体温不稳定,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长期午后低热,次日凌晨前退热,称为“潮热”。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更要保持对肺结核的警惕性,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的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就诊,排查肺结核。
编辑:彭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