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时节,漫步自流井区五星街磨子井社区,喜庆的新春氛围扑面而来。散落在小巷背街又串珠成线的三线建设社区博物馆,不仅见证着时光的印记,更是三线精神的生动诠释。嬗变的背后,离不开政协人的智慧、担当和付出。
“社区博物馆建设得益于区政协‘流动议事厅’的助力。相关部门在项目资金、政策支持上也给我们提供了大力支持。”时至今日,五星街磨子井社区“有事来协商”联络点负责人依然感慨。
厚植为民情怀,书写履职答卷。2023年,区政协聚焦“专注‘五心’精准发力 积极助推‘四区’建设”主题,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为自流井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围绕政治建设 筑根基强堡垒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发挥区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重大事项、重要活动、重要履职成果向区委请示报告,确保政协一切重要工作在区委的领导下展开,一切重要活动围绕区委中心任务进行,一切重要安排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报区委审批后实施,推动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把政协党的建设引向深入,持续探索推进政协党建工作“两个全覆盖”,健全政协党的组织体系,成立区政协机关党组、机关党委以及专委会功能性党支部,建立“三联三服三促”工作制度,推进政协党建工作“两个全覆盖”取得新的成效。
始终与区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聚焦全区中心工作,精准谋划51项重点工作项目,会同区委、区政府制定年度协商计划,明确17项重点协商议题,确保政协工作紧跟区委决策部署、紧贴改革发展全局、紧扣全区工作重心。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筑三圈建双城”“四区”发展目标上,结合省、市政协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要求,全面启动“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协力自流井老城蝶变 ”特色履职行动,组织实施“1+6”项重点工作,开展“我为自流井老城蝶变献一策”等履职活动,努力把区委的主张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共识,切实推动机关干部、委员把坚持区委领导转化为履职作为的实际行动。
聚焦中心大局 建诤言献良策
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职责使命,紧跟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井盐文旅经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课题,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委员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成果32篇,撰写提交提案221件、社情民意信息162篇,一批紧扣中心服务大局,饱含为民情怀的履职成果进入区委政府决策视野,在服务自流井区发展大局中积极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着力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搭建协商平台、拓宽协商途径、创新协商形式,拓展以全体会议协商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和专题协商为重点,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流动议事厅”协商和小微协商为特色的协商议政新格局。紧扣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全区耕地保护工作、城市有机更新工作、电商企业发展情况等议题开展协商活动22次,委员提出建议121条,为区委、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坚持履职为民 聚共识汇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全力打造“有事来协商”升级版,稳步推动镇(街道、园区)和村(社区)协商平台提档升级,全面推行“五化”微协商工作法,依托“流动议事厅”协商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协商平台联动和市、区两级委员共同参与基层治理问题协商建言,指导基层“有事来协商”平台开展小微协商52次,助推解决了郭街王家山片区自来水分表立户等基层困难问题10余个,有效发挥“有事来协商”平台促进民生改善、助力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政协密切联系群众独特优势,持续“聚力‘筑三圈建双城’委员建功引领”、“双助”、“五进”等活动,广泛发动和引导委员开展和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区政协委员到联系村(社区)走访群众380人次,协调解决问题90个,通过消费帮扶、助学、捐款等社会活动办理好事实事近300件。鼓励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参与“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 协力自流井老城蝶变”特色履职行动,积极开展义诊、送教帮困、企业帮扶、助农增收等特色履职活动,累计为2000余名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带动10万余户农户实现增收,解决20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
回首过往,皆为序章;聚力前行,征程再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区政协将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持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为高质量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自流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彭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