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健康科普】近期又到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如何预防?

2024年02月03日 09:10

0

冬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的季节。在此,自贡疾控提醒大家谨防诺如病毒感染,认真做好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近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有增加的趋势。



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34 34" style="display: block;" xml:space="default">
一、诺如病毒感染后有什么临床特征?
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34 34" style="display: block;" xml:space="default">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 小时。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小朋友多见呕吐,成人多见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病程通常较短,持续时间平均为2‐3 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尽管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34 34" style="display: block;" xml:space="default">
二、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34 34" style="display: block;" xml:space="default">


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容易造成感染。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
1
图片


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2
图片

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泄物或其他物质(如水等)所污染。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



3
图片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一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例如,食物暴露引起的点源暴发常会导致在一个机构或社区内出现续发的人与人之间传播。








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34 34" style="display: block;" xml:space="default">
三、如果不小心感染了诺如病毒,我们应该怎么办?
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34 34" style="display: block;" xml:space="default">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


1
图片

诺如病毒有高度传染性,如果您不小心感染了诺如病毒那么在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内应进行自行隔离,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等,以免感染身边的人。




2
图片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家庭、医院、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肥皂、水龙头等),勤洗手。需要注意的是:醇类手消毒液(如酒精)和消毒湿巾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图片



3
图片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认真清洗蔬菜水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海产品。




4
图片


如果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及时做好消毒工作,重点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建议可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物覆盖、浸泡、物体表面喷晒、擦拭等进行消毒,具体浓度按产品说明书现用现配。


图片


编辑:彭玥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