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藏在社区里的博物馆 来自流井开启跨越时空的三线建设之旅

2024年06月05日 09:50

0

想要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说到自贡的博物馆,广为人知的是盐业历史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等,但随着近年来城市记忆、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小众藏馆出现在群众身边,走进自流井寻觅这些小而美的藏馆,近距离感受乡愁记忆,共同勾勒五彩斑斓的盐都形象。

微信图片_20240605094502.png

上世纪60年代初,三线建设开始后,随着内迁企业的到来,自流井区磨子井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66年3月,在螃蟹沟以北的马鞍山地区,东方锅炉厂奠基开工,短短4年时间内,一座现代化的工厂矗立起来,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东方锅炉厂的员工入住职工宿舍,由此,磨子井社区变得烟火气十足。 

微信图片_20240605094505.png

微信图片_20240605094540.jpg

铭记历史的“三线列车”

时光荏苒,岁月如斯。当初胸怀革命理想、豪情激荡的建设者们已慢慢老去。为了更好地留住那段岁月的记忆,更好地传承三线建设精神,2022年,磨子井社区开始以“三线建设”为主题打造社区博物馆。与具有边界感的传统博物馆不同,磨子井社区博物馆在布局上与社区居民生活区域完全重合,在结构上呈现出一个无边界的博物馆:社区即是博物馆,博物馆也是社区。

微信图片_20240605094546.jpg

社区博物馆“年代巷”

走进磨子井社区,映入眼帘的就是“记忆墙”“年代巷”“三线列车”等富有年代感的符号,跟随社区博物馆导览图及路口指示标牌,漫步在“翻开旧时磨子井”“指尖划过年代巷”“脑海忆起三线情”等篇章的旧时光场景中,精心设置的浮雕、观景、图片、实物生动再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居民生活,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除了融入“三线”元素的社区面貌打造之外,在磨子井社区的邻里交互中心还专门设置了三线建设展陈厅,集中展示三线建设时期东锅厂职工留存下来的书籍、生产生活用品等展品100余件、工作人物和工作场景照片100余张、先进生产者和优秀党员等奖状与奖章40余个。

微信图片_20240605094550.png

展陈厅中的老照片

在磨子井社区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背后

都是为三线建设而来

因三线建设而留的人

他们青春正好之时

肩负着光荣使命

为国家及自贡的建设

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那时候他们经常加班。他踏实肯干,连续当了很多年市里的劳模。”被社区工作人员称为“老三线”的刘阿姨,乡音未改,用略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讲述着她和老伴孙彦龙从哈尔滨来到自贡的故事。他们的故事里有安土重迁、携子奔波的疲累,有南北差异、生活清贫的困难,也有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当然,还有如今在自贡安稳幸福的满足。

微信图片_20240605094555.png

展陈厅中的老物件

为了更好地挖掘、传承三线建设文化,磨子井社区综合运用邻里交互中心、活动室等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项目,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打卡”、沉浸式了解“三线建设”。社区还协助创办雷婆婆工作室,推出“红色宣讲”“三线故事快板”等,同时组织“三线人讲三线故事”“招募三线建设小小主持人”等专题文化活动,向辖区居民讲好三线故事,持续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编辑:杨琦琪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