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向新而行 化蝶而生 忧居可望成优居 自流井区全力推动集中连片D级危房排危

2024年06月17日 10:25

0

6月14日上午,在自流井区新街盲哑厂宿舍D级危房排危现场,一位衣着整洁的清瘦老者不断用手指向不远处的一座破旧民房,又指指自己,嘴里激动地发出“呜啊”声。据周围群众介绍,这个老者是一位哑巴,那栋民房就是他搬走前住的地方,他经常会回来看看,盼望原址重建项目早日动工,今天得知政府启动了拆迁,就特地赶来并显得格外兴奋。

现场围观的人群中,58岁的曾淑聪也曾是这里的原住民,看着宿舍片区危房排危进行拆除,她的脸上不禁露出笑容。“我们是最早搬出的一批居民,做梦都想着它立马开工。”曾大姐坦言。

近年来,自流井区着眼城市长远发展,把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关键大事,坚持“面子”与“里子”齐抓,将危房改造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首次在全市探索集中连片排危搬迁D级危房,全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走出自贡市楼栋危房改造工作的新路子。

面子上是风险隐患 里子更是急难愁盼

“这里的房屋是上个世纪60年代修建的,曾是盲哑厂的宿舍,90%居住的都是残疾人。”曾淑聪表示,毫不夸张地说,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还时常掉瓦片、木料下来,住在这里还是有点提心吊胆。

微信图片_20240617102357.png

(房屋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51岁的张小琳和曾淑聪一样,都是最早搬出的一批居民,谈到过去的居住条件,她至今也心有余悸。“我家屋顶的顶棚经常大块脱落,厨房的顶棚整块完全脱落,一遇大风天,窗户玻璃摇晃得多吓人!”

她说所住的底楼,阴暗、潮湿,一下雨水沟里的水就溢到屋里。“整栋楼没有卫生间,晚上上厕所一点都不方便。住在这里的都是低收入群体,又买不起房,我们早就盼望改变了!”

微信图片_20240617102401.png

(房屋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据了解,新街小桥井社区盲哑厂宿舍(原利民机械厂宿舍区)和富台山社区18号14栋筒子楼,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因屋功能不配套、建筑年代久远主体老化、破损,居民生活环境恶化加剧,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区政府、街道、社区多次维护、修缮,但这些都不能根本上消除问题,居民群众对提质改造呼声越来越高。

向新而行  化茧成蝶指日可待

2021年以来,为延缓辖区部分老旧房屋的损坏速度,街道曾组织居民自筹资金,对辖区房屋楼顶漏雨问题进行了整治,但治标难治本,部分房屋甚至鉴定为了D级危房,维修加固意义已经不大。“补旧不如建新,何不借力城市更新!”新街街道负责人介绍,“我们认真收集、梳理了居民希望改善住房的意见建议,并向区委、政府专题汇报。”

2022年9月底,经自流井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创新性在全市启动了D级危房鉴定和排危搬迁工作,将713户鉴定为D级危房的房屋纳入了此次排危范围。整个搬迁过程坚持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应搬必搬”为原则。按照《自流井区D级危房排危抢险搬迁实施方案》,居民可自愿选择房屋置换或者货币补偿两种方式进行排危搬迁。

666fd26dd0884.png

(排危现场)

 “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这是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的共识。”统筹发展和安全,才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家园。国内发生多起危旧房垮塌事件后,危房排危抢险搬迁成为全区上下“等不起、坐不住、睡不着”的一件头等安全大事。全区抽调街道社区、区级相关部门50余名工作力量,成立了工作专班,大力推动签约交房工作。同时,街道、社区无缝联动,实行“包户到人” 专班工作机制,反复入户宣传引导、听取居民诉求,耐心把危迁政策讲清,组织住户尽快搬离,对已搬离空置的房屋粘贴封条。对特别困难居民,街道还帮助联系租房,用心用情打消群众疑虑。

6月14日,自贡市自流井区新街小桥井社区盲哑厂宿舍D级危房楼栋拆除工作正式启动。截至目前,两个搬迁排危片区后续工作正稳步推进。“盲哑厂片区采取原址重建,目前危房已基本拆除。富台山片区的安置房选址在蜀光中学对面,修建户型已经基本确定,土石方作业已完成。”新街负责人介绍,将持续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全力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汛期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群众早日住进安居,让广大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温度、城市治理的品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666fd2bb3e3dc.png

(排危现场)

编辑:杨琦琪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