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注意!已有自贡人中招!这种瓜一旦发苦,伤肝伤肾,严重可致命!

2024年06月26日 09:50

0


俗话说
春吃芽,夏吃瓜
夏天到了

吃瓜的季节又来了

葫芦瓜又称瓠(hù)瓜、瓠子
通常味甜、营养丰富、肉质细嫩
但在生长过程中
受异常气候及土壤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异
就变成携带毒素的苦葫芦瓜

而根据报道
苦葫芦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甚至还有人差点丢了命
仅以我市及周边城市发生为例







大叔进食“蒲瓜汤”后,自觉味苦,随后出现呕吐,腹泻,次数及量多,其后解出大量暗血性水样便,考虑苦蒲瓜中毒可能性大,此物无特殊解毒药物,予保肝、抑酸护胃、大量补液促进毒素排出,同时维护器官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大叔的病情得到控制,逐渐好转。











61岁的杨大爷(化名)在自家院子里面种了几株葫芦。近日,眼见葫芦结果,杨大爷摘了4个嫩果,细细地切了,炒了一盘“西葫芦炒肉片”。杨大爷和儿子一同进食时,都感到嘴里极苦。儿子觉得太苦了,便停止了吃葫芦瓜。但是,杨大爷觉得多吃苦味能清热,没有在意,反倒是还连夹了几片下肚。

过了一会儿,杨大爷和儿子都出现了腹泻、恶心、呕吐的现象。两人马上去当地的县医院就诊,杨大爷的病情一直在加重,肌酐持续升高,最高到达500umol/L(是正常值的5-10倍),遂转到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章晓红教授接诊后发现,杨大爷的病情严重,除了有消化道症状外,还有重度黄疸、重度肾损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经过详细问诊,发现导致杨大爷父子二人中毒的元凶正是他们吃的“葫芦瓜”。









2020年6月21日上午,叙永镇周老伯的老伴用自家种的瓠瓜做了一盆瓠瓜汤,尝了一口后觉得好苦,便连忙将菜吐了出来;周老伯吃了一口也觉得苦,便把盆里的瓠瓜汤倒掉了,但他勉强吃下了碗里的苦瓠瓜;儿媳没有在意,便多吃了几口。进食后没多久,周老伯和儿媳突然感觉身体极度不适,然后便开始呕吐和腹泻,症状越来越重,家人感到不妙,赶紧将两人送到了当地卫生院就诊。
经医生初步检查,结合两人中午的饮食,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经抑酸、护胃、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周老伯和儿媳的中毒症状明显缓解,脱离了危险。





……
敲黑板

吃“吃苦瓜”中毒进医院的
不仅仅是我们“大四川”才有
不要不信,您请看
▼▼▼


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


这些引起中毒的葫芦瓜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苦”


好好的葫芦瓜


为什么会变苦


原来这与一种毒素“葫芦素”有关,正常的葫芦瓜不小心经过基因突变后产生了一种高毒性的物质——葫芦素。而这种葫芦素会发苦,也就是我们尝到的“苦味”。



一般来说,葫芦科的蔬菜水果经过人类的长期选育,已经很少或不产生葫芦素,没有苦味了。但是一些基因突变、种植条件不佳或者品种杂交时,还会产生葫芦素。

苦葫芦在外形上难以鉴别,但苦葫芦有明显的苦味。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正常鲜嫩的蒲瓜,烹饪后吃起来不苦。苦的蒲瓜不可食用,会引起食物中毒。炒熟的蒲瓜如发现有苦味,应连同锅里的其他食物一起丢掉,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食用苦葫芦瓜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乏力、口干、头昏、行走不稳。

而剧烈呕吐腹泻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严重电解质紊乱而危及生命,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群。
若进食时间较短,可刺激咽喉部催吐,症状严重应及时到急诊就诊。

此外,预防食用苦葫芦瓜中毒通常有以下4种方式:

(1)看外形:与甜葫芦瓜的瘦长外形相比,许多苦葫芦瓜的形状像白炽灯泡,有些外表凹凸不平。


(2)尝味道:苦葫芦瓜具有黄连般的苦味,而正常葫芦瓜则带甜味;煮食前,可将瓜蒂部分切开,用舌尖舔尝,如有苦味则为有毒葫芦瓜,不能食用。


(3)农民种植时发现苦味瓜,应及早拔除该植株,杜绝花粉的传播。


(4)相关部门加强检查,防止苦味瓜流入市场。



最后提醒大家
一旦误食
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等
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如果情况过于危险
应立即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编辑:杨琦琪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