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健康科普】这么做太危险!仅1小时,就能让20岁姑娘突然“白肺”,呼吸困难

2024年07月11日 14:07

0


夏天

正是需要防晒的时候

因为使用方便又有清凉感

防晒喷雾

成了不少爱美人士的心头好

不过

20岁的丽丽却因使用防晒喷雾不当

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lns="http://www.w3.org/2000/svg" viewbox="0 0 510.52 47.88" style="display: block;" xml:space="default">
01

才1小时,女孩突然“白肺”
近日,20岁丽丽(化名)在父母陪伴下到医院急诊科就诊,她胸闷气急、呼吸非常困难。丽丽的妈妈说,中午打算和女儿一起外出吃饭逛街,为此,丽丽特地用上了新买的防晒喷雾。该防晒喷雾号称针对青少年、学生,想着小孩子都能用,丽丽就更加放心。
出门前对着脸和脖子大面积喷射,当时,丽丽一边和妈妈说话一边喷防晒喷雾,没有屏住呼吸。结果刚喷完就咳嗽不止,而且越咳越凶。
一个小时过去,她越来越感觉不舒服、呼吸越来越困难,于是前来就医。
经CT检查发现,丽丽的双肺呈现大范围白色样病变,报告提示“白肺”,丽丽被诊断为“急性过敏性肺炎”。
据接诊医生介绍,此类“白肺”与使用防晒喷雾时吸入的有害物质有关,喷雾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会刺激诱发一系列过敏反应,从而导致广泛的气管、支气管乃至肺水肿,让肺部无法正常工作。
02

朝着面部喷可造成肺部损伤

“白肺”是指在胸部X片或肺部CT等影像学检查中,看到患者肺部呈现大范围的白色阴影。

急诊科接诊的“白肺”患者,多见于年龄较大、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病史或多种疾病共存的人群,年轻人因吸入防晒喷雾变“白肺”的病例在夏天多见。

央视新闻此前报道


防晒喷雾成分复杂,含有各种防晒剂、光稳定剂、成膜剂、推进剂(丁烷、丙烷)等,使用者如果朝着面部直喷,一次性吸入气溶胶的量过大,含有化学成分的颗粒物或液滴不仅会通过口腔、鼻腔进入肺部造成肺泡损伤;还有可能诱发本身是过敏体质人群的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黏膜水肿等。
03

防晒喷雾使用不慎,秒变喷火枪
在一项调查中,记者购买了7款防晒喷雾产品包装上都印着几十种产品成分,作为消费者根本无从知晓这些专有名词代表什么。分析软件显示,7款产品中大部分成分都是些保湿、抗氧化的皮肤调理剂和化学防晒剂。
此外,还含有丁烷、丙烷、异丁烷,它们在成分分析软件上被统称为推进剂。实际上,这是绝大多数防晒喷雾都含有的成分,也是打火机燃料里的主要成分。这就意味着,如果操作不当或在使用时突遇明火,极有可能引火上身。


在网络媒体上,一条短视频显示,家长给孩子使用防晒喷雾时,孩子正在把玩手里的打火机,导致防晒喷雾瞬间变成喷火枪,灼烧儿童面部。



消防人员提醒,防晒喷雾剂都有推进剂,这些成分有一定易燃和可燃性,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实际测试中,当消防人员将防晒喷雾喷到点火器头部时,瞬间演化出了巨大的火团。

使用防晒喷雾要留意身边是否有人在抽烟或近距离使用打火机,以免发生意外。
04

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喷雾


1

需在通风处使用

使用防晒喷雾时应避免在狭小密闭不通风空间内使用,主要喷洒在身体上,与皮肤保持10厘米~20厘米的距离;不能直接对着面部喷洒,一定要避开眼睛、口、鼻等部位,应将防晒产品先喷到手掌上,然后再在脸上涂抹均匀。


2

使用前先做过敏测试


首次使用前,可以把少量防晒喷雾涂抹在耳后、肘关节内侧等部位进行皮试,确定无不适反应以后再进行使用;使用防晒产品后,若出现过敏或其它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3

儿童慎用


不建议儿童尤其是幼童频繁、大剂量使用防晒喷雾,用遮阳帽、防晒衫等物理防晒更为妥当。要避免在伤口、红肿或湿疹等皮肤有异常的部位喷洒、涂抹。


4

远离火源


防晒喷雾中常将乙醇、丁烷、异丁烷等易燃、易挥发的液体作为推进剂,也是打火机燃料里的主要成分。如果操作不当或在使用时突遇明火,极有可能引火上身。存放时要避免阳光直晒,使用时远离火源、热源、静电、撞击等,避免将产品或使用完的空罐刺穿或投入火中。


夏日炎炎,防晒是重中之重。但一定要正确使用,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编辑:杨琦琪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