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而在这个季节
凉皮、米线(米粉)、河粉等湿米粉
便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常客

重则威胁性命!
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受其污染的食品如未妥善储存或超过保质期食用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增大,且米酵菌酸耐高温,煮沸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近日

在全国各地已经发生过多次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 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正常的家庭烹饪方法难以消除,进食后即可引发中毒。

米酵菌酸标准品。来源:联合新闻网
哪些食物易被米酵菌酸“盯”上?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别吃!这4类食物变质也很危险
发芽的土豆
有霉点的水果
有黑斑的红薯
发霉的生姜
生姜一旦发霉、腐烂,其含有的黄樟素会急剧增加,黄樟素属于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如何判断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后如何自救?
第一时间催吐并留样,如症状没有缓解要立即就医,以免耽误诊疗。
丙肝防治小专题之三:
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及其制品和物品都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如: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入性诊疗操作,以及针刺、纹身、扎耳孔、共用牙刷或剃须刀等。
丙肝病毒可经性途径传播,特别是多性伴及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高。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母亲体内丙肝病毒量高时可增加垂直传播的风险。
编辑:杨琦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