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最易在高温天气下出现

1
案例1
2022年7月中旬,一个48岁的自贡市贡井区某镇村民因热射病被送往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近段时间,该院已陆续收治10余例热射病,其中有户外工作者,但绝大多数系七八十岁老年人,发病原因大都是天气太热而家中没开空调所致。
2
案例2
还有一位84岁的男性,因行动不便在家中卧躺。家属发现时患者体温升高,2小时后,患者出现气促、四肢抽搐等症状,家属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市三医院救治,以热射病收入ICU治疗。
此外,荣县15天内
收治了25例热射病患者
↓↓↓
仅6.29——7.14半个月时间,荣县人民医院就收治了25例热射病患者。
3
案例3
“我以为我活不过来了。”97岁的邱婆婆(化名)”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被荣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救了回来。7月13日晚,97岁的邱婆婆送到荣县人民医院时,全身发烫,意识模糊,四肢不自主抖动,伴大小便失禁,情况十分危急,测量体温时已经超过40℃。

7月14日上午,荣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连接诊了3例热射病患者,均为70岁以上老年人。经抢救,患者体温已经下降,目前正入住荣县人民医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

自贡市区中暑倒下的人也有不少
有作业工人、买菜的老人、环卫工人......
充分证明热射病太可怕了
01热射病死亡率最高可达70%-80%
发病顺序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状态就是热射病。
先兆中暑,也就是还没到中暑的程度,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大汗、口渴等,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预兆会发生中暑。
轻症中暑,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面色红、大量出汗,体温可上升超过38℃。
而一旦出现重症中暑,通俗地讲,中暑的“终极”就是热射病,它实际上是重症中暑的最严重阶段。

发生热射病时,人体大脑失去对体温的调节和控制,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机制散热,从而出现体温异常增高,导致全身多脏器的功能衰竭,是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类临床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可以高达70%-80%。
02热射病的常见症状
1. 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 其他症状:
03如何预防?怎么处理?
在热射病之前,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预警信号,如果我们能够重视这些信号,是可以避免热射病发生的。
1. 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运动或者生活,当室温超过32℃或者室内湿度超过60%,建议每30分钟休息5~10分钟,同时要注意补水,劳逸结合;

2. 及时补水,特别是含有盐分的淡盐水;
3. 建议清淡饮食,如果摄入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之抽烟喝酒,容易导致湿热体质,更容易发生中暑;
4. 多补充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比如绿豆汤、绿茶、西瓜等;

5. 一旦出现先兆中暑症状,说明身体已经发出预警,一定要及时休息、补水和降温。
04遇到热射病患者如何急救

05如发现以下情况的患者应立即送医或协助拨打120
1.昏迷:丧失意识,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
2.极度虚弱:感觉没有一点力气,几乎动不了;
3.意识模糊:无法准确地感知周围人或事物,如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
4.谵妄:精神错乱,胡言乱语;
5.癫痫:全身肌肉不自主的抽搐,没有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
在室内不会出现热射病?
错!
热射病并非室外专属,温度高、通风差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热射病。像长时间待在封闭空间内的装修工人、车间工人就属于热射病高危人群;一些老人居住在通风不良、没有安装空调的老旧房屋,也容易出现热射病。
体温不高就不是热射病?
错!
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这里提到的核心温度,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而我们日常测量的腋温或耳温仅是体表温度。直肠温度最高可以比腋温高出2.1℃。当体表温度尚属于“低烧”时,核心温度有可能已属于“高烧”。因此,我们日常测量的腋温或耳温仅可作参考,不能完全作为诊断热射病的依据。
只有夏天才会得热射病?
错!
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容易诱发热射病,但热射病并非夏季专属。如在不通风的高温厂房长时间工作的工人、面对熊熊烈火的消防员,甚至冬季蒸桑拿的人都可能发生热射病。因此,在其他季节也需要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以免延误治疗。
06如何预防热射病
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透气、吸汗的织物,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2.这些人尽量少外出:老年人、孕妇、儿童、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3.注意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西瓜、甜瓜等。
4.多喝水: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喝水!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升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编辑:杨琦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