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各类季节性自然灾害频发。如何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如何掌握防范自然灾害的知识,增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的防灾减灾知识请文传师生员工务必掌握!
一、暴雨灾害防范
1、夏季汛期来临,在汛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暴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主动避险。
2、户外步行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以防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
3、注意避开井盖、广告牌、变压器、电线杆,远离临时搭建物、危旧墙体、路边的大树等。
4、行车要注意把车停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开车通过有积水的道路,应密切关注警示标志,切忌冒险涉水!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如已驶入积水,应先解锁车门打开车窗。多观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准备逃离。
5、如遇强降雨,尽量不要乘坐地下交通工具。
6、积水侵入室内,要及时切断屋内电源与气源,向高处转移;备足食品、打火机、衣物、饮用水等生活日用品和必要的医疗用品。
7、暴雨来临,不在山区沟谷、滩涂、河道、泄洪道等区域游览、野营和露宿。
二、雷电灾害防范
1、遇雷电天气时,关好门窗并远离阳台和外墙壁等。不要用电热水器洗澡,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不要靠近和触摸任何金属管线。
2、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也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或站到阳台上,以防被雷击中。
3、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切记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物体,不要在有金属物的地方停留。
4、如躲在车里,注意关掉引擎、音响系统、收音机等,并关闭所有车窗,使车辆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5、如无处可躲,寻找避雷安全区。在安全区内地势较低的地方抱紧身体蹲下,双脚并拢,防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
三、洪水灾害防范
1、如果时间充裕,应寻找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高层公共建筑,最好在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进行转移。
2、注意路面情况,不开车乱跑,避免进入地铁、地下涵洞、过街隧道等。
3、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公安、消防取得联系。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进行水上转移。
4、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大树、高墙,做暂时躲避,等待救援,尽量不要独自游水转移。
四、滑坡、泥石流灾害避险
1、无论是郊游、爬山还是其它活动,夏汛时节,一定要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大雨后、连续阴雨天进入山区沟谷。
2、在沟谷内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3、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连降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如有异常,应迅速逃离。
4、发生滑坡后,应当向垂直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切不可顺着滑坡向上游或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当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
5、在外游玩遭遇大雨时,要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音,这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要立即逃生。
6、突遇泥石流,务必保持沉着冷静,切记逃生路径要选择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两边,绝不能朝着泥石流下游方向撤离。
编辑:杨天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