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流井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干净明亮的环境,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仅有的几名工人戴着安全帽在操作台前作业,与传统印象中嘈杂、脏乱的生产车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自流井区传统企业“智改数转”后最常见的生产场景。
“智改数转”是为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弯道超车”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自流井区的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东方锅炉的生产车间,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联箱数制·智联工厂”的投用,更是让生产效率飙升。过去需要19个工人的车间,现在仅需5名技术人员就能满足生产要求。在国内锅炉行业,东方锅炉是较早实现“智改数转”的企业。
“过去要在锅炉上钻孔,使用的是老式钻床,钻一个孔,要专门有人操作,有人盯着孔进行查看。”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工艺研发室主任王川介绍,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的数控机床,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里设置好程序,按下启动键,就能轻松完成钻孔工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川润公司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
在自流井区,川润公司也是“智改数转”的佼佼者。从引进德国工业电视检测系统、美国蛇形管生产线,到升级激光切割机、机器人管板焊全自动焊接系统等先进设备,川润公司在智能化、数字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几名技术人员坐在集中控制室内轻点鼠标,就可以下达生产指令,监控生产过程以及组织生产调度。”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工艺研发部部长钟正彬介绍,智联工厂人均产出效率是传统制造的5倍,产品合格率与物料利用率达到100%。在“联箱数制•智联工厂”内,AGV无人车来回穿梭转运物料、机械臂灵活运转操作生产,过去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智能生产场景,在现实中实现了。
东方锅炉的蛇形管数制•智联工厂
“公司的第二个智联工厂——蛇形管数制·智联工厂是目前国内唯一、全球领先的大型清洁高效电站锅炉核心部件高温段蛇形管制造智能工厂。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比如,首次实现无人化焊接、首次实现智能仓储物流、首次实现数字孪生大规模应用,设备数字化率达到100%,人均产值提升250%。”钟正彬表示。

“智改数转”的推进,离不开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自流井区积极对上争取政策项目,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东方锅炉还与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共同培养技术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如今,“智改数转”已经在自流井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批龙头企业如东方锅炉、大西洋等,充分发挥了头雁作用,积极推动“智改数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更多的企业也加入到了“智改数转”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自贡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

“智改数转”的征程并未结束。针对部分企业“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的问题,自流井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扶持典型企业、搭建供需交流平台、加强培训活动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将出台更多“小快轻准”的专项政策,加强企业奖补力度,为企业的“智改数转”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自流井区将继续深化“智改数转”工程,推动老工业城市焕发新生机,让自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快马加鞭。
编辑:肖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