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部门 镇街 视频 直播 德铭讲堂

【健康科普】不要买,不要吃!紧急提醒:或含致癌物……

2024年09月23日 10:48

0

五颜六色、造型可爱
咬一口有爆浆感觉...
 蜡瓶糖 这种网红零食
相信不少友友

在看直播或网购时都刷到过吧?

蜡瓶糖相关的“吃播”点击量很高
在学校周边也卖得火爆
但近期专家却发出提醒:
不要买!不要吃!

或含致癌物!

01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什么是 蜡瓶糖 ?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蜡瓶糖,是用蜂蜡制成的糖制品,其外壳由蜂蜡在模具中固定成型,里面是糖浆,和口香糖类似,“嚼一下吐掉,不可以咽下去”。


图片by @新华每日电讯




02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线上线下销量火爆

风靡青少年群体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蜡瓶糖在市面上挺早就出现了,近期却在青少年中突然火爆!在短视频平台上甚至还有儿童出镜带货!号称虽然蜂蜡不能吞咽但“嚼一嚼,吸一吸,再吐出来”很有趣。

图片by @网络


在某电商平台上,这类产品介绍大多挂着“夹心爆浆”“好吃又解压”“越嚼越有劲”的宣传标语,单价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其中有商家页面显示超20万人付款。


图片by @网络


在线下,蜡瓶糖同样火爆!社交平台上关于蜡瓶糖摆摊的分享内容中,有网友发文表示“下班蜡瓶糖摆摊,每天收入300起步,月入过万!” 。还有摊主表示,700多元购买原材料和模具,第一批总共做出200多个蜡瓶糖,售价5元一块。



网友发现,不少学校门口都有在售卖,风靡青少年群体,但其安全性却引发了很多家长的担心:
有的蜡瓶糖没正规包装;
有的包装上只有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厂商和配料表等信息......



另外,蜡瓶糖的处理也引起争议。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长沙市中心五一商圈的街头出现了许多吃过灰黑色油斑,使用了20多种制剂都没能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而造成这些油斑的“罪魁祸首”正是“蜡瓶糖”。


图片by @广州日报



03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蜡瓶糖”真的安全吗?

或含致癌物?!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蜡瓶糖配料主要为水、麦芽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食品级蜂蜡、甜蜜素、山梨酸钾等)、食用香料。然而市面上蜡瓶糖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它的口感、味道和安全性,网友的意见并不统一。



——“好像在嚼蜡烛”

——“满嘴是工业蜡和工业糖精的味道”

——“很难吃,有股塑料味”......



一些商家声称蜡瓶糖的外壳是由蜂蜡制成,虽不能吞咽,但嚼一嚼无害。部分产品包装图片上也强调了“请勿吞食!”


图片by @广州日报


有博主检测多款蜡瓶糖后发现,不少蜡瓶糖产品没有标签、配料表等基础信息,而且根本没有蜂蜡,反而含有致癌物:“我们检测了4个蜡瓶糖,3个都发现了多环芳烃,这是可累积的致癌风险物。” 蜡瓶糖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质疑。


图片by 视频号@新华社快看



04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专家提醒:

避免盲目跟风,加强监管

l:space="default">
l:space="default">


对于“蜡瓶糖”的食品安全问题,近日多位专家发声——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认为,蜂蜡是蜂产品的一种,作为常用食品原料,可以添加在蜡瓶糖中,但现在暴露的问题是,违法“三无产品”充斥市场。“任何东西只要放到嘴里,不管是否吞咽,都应被当作食品来管理,都应符合食品标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表示,对于网红儿童零食要避免盲目跟风,蜡瓶糖属于新品类,目前缺乏相关质量标准和调查数据,很难说具体会对健康造成哪些影响,但这些彩色糖果中的色素成分是什么,是否过多,也亟待规范管理。蜂蜡本身虽然没什么毒性,但就怕个别商家使用的不是蜂蜡,有其他污染成分。




孩子都有猎奇心理,也喜欢鲜艳色彩的食品,大家都能理解。但对于是否让孩子吃蜡瓶糖,网友有着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不要买:


有人认为可以吃,但没必要去外面买:


你见过/吃过蜡瓶糖吗?
会想买来试一试吗?
对于这种网红糖果
你怎么看呢?

编辑:杨琦琪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20 www.zljnews.cn 自流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市自流井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北大街288号 电话:86-0813-8109460 Email:2169130836@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2 蜀ICP备2020036881号-1 网监备案号:自公网监5103000063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109460 电子邮箱:2169130836@qq.com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10946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

技术支持:自贡融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