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蜿蜒的河面上,波光粼粼。河岸边,一群党员志愿者正在忙碌着,他们有的捡拾垃圾,有的记录河道情况。这是自流井区“党建+河湖长制”新模式下的一幕,也是这片土地上绿色发展的真实写照。
“每天早晨,我都会来这里跑步,看着清澈的河水,心里别提多舒畅了。”居民赵大妈一边做着热身运动,一边和旁边的志愿者聊着天。
今年以来,自流井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党建+河湖长制”新模式,聚力将党建“红色力量”转化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引擎”。
“作为一名党员,参与河道保护是我应尽的责任。”党员志愿者坦露心声。全区通过构建“1+6+56+N”河道保护治理党建联盟,将党组织的力量延伸到了每一条河流。
以局党组作为轴心,6条主要河道为主干,56个河道周边的党组织为支撑,N名党员积极参与,整合“组织引领、书记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力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区的河道保护网络。以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着力提升河道水质,改善水环境。
此外,创新河湖管护新路径,全面推广建设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各级河湖长对辖区河湖水域进行分片包干巡查监管,基层党员带头参与管护。创建56个“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和“河湖保洁队”,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河道每个角落。创新示范点4个,聚焦河湖“四乱”、河道淤塞、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截至目前,我们一共完成了11个河湖‘四乱’疑似问题图斑复核工作,发现并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100余起,清理了河道淤泥、垃圾1000余吨。河道清理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环境一天天变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党员志愿巡护队负责人说。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河湖保护中来,辖区还加强河湖治理宣传力度,加大对河湖长制工作的宣传展示。开展主题党日、专题讲座、现场演练、知识竞赛等“七进”宣传活动,以及党员先锋队的“十年禁渔”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发放宣传资料上千余份,有效发动了群众参与河湖保护治理。推动将河湖长制写入“村规民约”,融入村民自治,让生态保护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党建+河湖长制”新模式,不仅优化了全区水环境质量,更增进了群众的生态福祉。下一步,自流井区将继续把党建的力量转化为生态保护的“绿色引擎”,不断推进环境整治再强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编辑:石枭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