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快就帮我把劳动纠纷处理好了,劳动仲裁办案效率真高!”近日,申请人陈某在领取了《仲裁调解书》后激动地说道。这句感叹是自流井区深化“温暖人社”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自流井区由点及面拓展劳动关系基层治理渠道,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点线面齐发力”的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内涵外延。
一面锦旗、一句感谢,是劳动者的一份份肯定。今年七月,陈女士和李女士将两面锦旗送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表达对该院工作人员用心服务的感谢之情。
此前,陈女士前往区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请求其所在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仲裁院立案受理后,立即启动庭前调解程序。在了解到李女士也因相同原因就该单位提出仲裁申请,仲裁院随即将两案合并调解。
仲裁员采用“背对背”“面对面”调解方法,分别与双方当事人开展耐心沟通,认真听取双方诉求,找准冲突点,通过以案释法、以法释理等多种途径,帮助双方分析利弊,既打消劳动者的疑虑、减少诉累,又向企业释明法律风险点和作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成功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为两名劳动者挽回损失3万余元。
“我们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时,坚持‘四快’工作原则和‘调裁结合、以调为主’的办案方针,让调解始终贯穿案件始末。”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人说,建立案前联动调解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切实发挥调解在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时的作用,使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化解,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解决劳动关系纠纷还要从源头预防治理。区人社局研究制定《自流井区企业合规用工指导手册》《自流井区劳务派遣企业合规指导手册》,常态化开展仲裁员志愿服务企业活动,在推进合规用工法规政策供给上持续发力。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劳动用工风险专项培训、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培训班等活动,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讲解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调解方法与技巧等,着力提升基层及辖区用人单位预防化解纠纷能力水平,为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促进争议柔性化解夯实基础。
自流井区人社部门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定纷止争、为民服务”的仲裁精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与温暖。
编辑:杨琦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