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自流井区的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焊接材料生产车间,眼前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器手臂灵活挥舞,各类焊接材料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产出,通过智能物流设备精准转运,最终抵达智能仓储。在这里,人、物料、设备和信息系统紧密相连,实现了“无缝集成”,构建起高效的数字化制造体系。
作为国内焊接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大西洋公司积极响应自贡市委、市政府“拼经济搞建设”的号召,以“智改数转”为关键抓手,全力推进关键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如今工厂里这一繁忙的生产场景,正是其转型升级成果的生动体现。
“过去焊接材料制造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尤其是转运环节依赖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且人力成本高。早在焊接产业园筹建之初,公司就提前布局,积极探索先进生产制造模式,为新园区向数字化制造转型升级奠定基础。”该公司副总经理何建宇介绍到,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及发展,如今大西洋焊条厂已在数字化车间引入AGV、RGV、子母穿梭车、气力运输线、机器人、立体库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公司关键设备数字化装备率已超80%,并在2024年获评首批“自贡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在推进“智改数转”的同时,大西洋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高端焊接材料产品。目前,公司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700多项、发明专利97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项80余个。公司自主研发的核电、压力容器等领域配套焊接材料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大西洋公司的成功实践表明,“智改数转”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可以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编辑:杨天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