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
张先生(化名)在切生猪肉时
不小心割伤了手指
以为只是小事,未经消毒处理
只进行了简单包扎
不久后,他头痛欲裂
还发起了高烧,便到医院就诊
最终确诊为猪链球菌脑膜炎

另一起人猪链球菌感染事件始末……
2025年4月,某猪场养殖户张师傅感冒后,翌日清晨被家人发现意识模糊,跌倒在床边,伴四肢肌张力升高、寒战高热、体温39.6℃。家人将他紧急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其血液中存在大量猪链球菌,诊断为“败血症型感染”。经过连续数天的抗感染治疗和ICU监护,张师傅才勉强逃过一劫。
这起事件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看似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猪链球菌。这种细菌常年潜伏在猪群中,却可能在不经意间跨越物种界限,给人类带来致命威胁。


什么?猪肉会带有让人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呕吐及腹泻等症状的细菌!那是什么细菌啊,具有那么强的致病力?接下来由小编带你解锁猪肉背后的隐形杀手——
什么是猪链球菌?

传播途径
猪链球菌可导致猪的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等疾病。人感染猪链球菌引起的疾病虽为感染性疾病,但尚未发现人传人的现象。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这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当人们在屠宰、加工、饲养、贩运感染或病死猪的过程中,猪链球菌可通过皮肤上的伤口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食用未煮熟的病死猪肉或被猪链球菌污染的猪肉制品,也可能导致感染。
临床症状
人感染猪链球菌后,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2-3天。感染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食欲下降等一般细菌感染症状。重症患者可合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链球菌脑膜炎综合征,具体表现为:
起病较急,发热、畏寒、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无休克、昏迷表现。
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呕吐。重者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在全身感染基础上出现血压下降,成人收缩压低于90 mmHg,脉压小于20 mmHg,伴有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①肾功能不全;②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③肝功能不全;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⑤全身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或眼结膜充血;⑥软组织坏死,筋膜炎,肌炎,坏疽等。
兼有休克型和脑膜炎型表现。
高危人群
如屠宰工、肉类加工者、生猪贩运者、饲养人员等,因工作性质,他们与病死猪或受污染的猪肉接触机会较多,感染风险较高。
包括已切除脾脏者、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酗酒者等,其免疫力较低,更易受到猪链球菌的侵袭。
预防措施
处理生猪肉前检查手部皮肤,如有划伤、皲裂或湿疹,需用防水敷料完全覆盖伤口后再佩戴双层乳胶手套;禁止徒手接触病死猪血液、内脏或分泌物,操作时必须穿戴护目镜、口罩及防护服。
厨房配置两套刀具和砧板,生熟要分开。食用猪肉时,务必确保其彻底煮熟,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猪链球菌。避免食用溏心肉、半熟猪血制品或未灭菌的腌制肉类。
避免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未经检疫的猪肉及其制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降低感染风险。
对病死猪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其进入市场或被随意丢弃,防止病菌扩散。一旦发现病(死)家畜,要及时向当地畜牧部门报告。
编辑:杨琦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