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垂眸’抄成‘木蛇发懵’了!”在今年举办的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青城双姝”灯组爆红成为“顶流”,然而出名不到1个月,某地灯展竟惊现相似灯组。享有“青城双姝”著作权的A公司无奈起诉,面对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看自流井法院如何守护“天下第一灯”的美誉。
原版“青城双姝”现场图
仿冒版灯组
自贡彩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案涉彩灯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案后自流井法院高度重视,由副院长担任审判长,与两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详细审阅,在关于原告是否享有著作权利、被告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以及侵权后果等争议焦点上进行深入分析。
“青城双姝”手绘图
“灯组历经20余次重大修改,绘制了草图千余张,3D文件总量逾80GB。”29岁的青年设计师方宣敬透露,在制作过程中,彩灯工匠从700余组妆容照中选定造型,运用3D打印等技术,使灯组对设计图的还原度超90%。“青城双姝”之所以能够在万千彩灯中尤为闪耀,背后蕴含着创作者的无数心血。
在原告提供的证据指向被告存在侵权行为的情况下,法官秉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的“三早原则”,多次联系原、被告双方尝试化解纠纷,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益、被告侵权所获利益、侵权行为造成损失等方面释法析理,历经一个多月的调解,原、被告自愿达成和解,责令侵权人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支出,并在省级以上媒体显著位置连续3日刊登致歉声明。
合议庭深知调解方案的达成仅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阶段性成果,若未能得到实际履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仍无法得到实质性保障。因此,法官在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后立即督促被告履行义务,在被告履行义务后,再行出具调解书,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的解纷效果,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自贡灯会”的市场口碑。
调解书落地,侵权者赔款致歉,自流井法院以“调解护灯”破局,为“青城双姝”讨回公道,依法打击“抄袭零成本”的行业乱象,用法治之笔,为自贡彩灯行业写下“创新才有未来”的硬核规则,达成知识产权保护“化解一案、规范一片”的显著效果。
编辑:龚紫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