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村搬迁五周年
看大凉山乡村变迁
7月21日
省政府新闻办在昭觉县
举行“再访悬崖村”新闻发布会
以多元形式传播悬崖村的奋斗故事
生动展现凉山州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让我们再访悬崖村
一个村庄的新生活
2020年5月12日,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到了县城附近的安置点。时隔一年后,昭觉县又启动了“悬崖村文旅搬迁项目”,将村里符合条件的非贫困户陆续搬下山。过去5年间,悬崖村282户1219人全部告别悬崖,迁入新居。安置点里共有13所学校,包括5所社区幼儿园、4所小学、3所中学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
先安居,再安心
看昭觉——
2023年以来累计建设和美乡村32个、惠及群众4491户。
“十三五”期间,昭觉有5.45万名贫困群众搬入354个集中安置点,搬迁规模、集中安置率居全省第一。
昭觉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脱贫人口参保率达100%。
看凉山——
脱贫攻坚期间,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达35.32万人,占全省的26%,占全州脱贫人口的36%,是四川搬迁规模最大的地区。
凉山州建成安置区1468个,其中200人以上集中安置点214个,800人以上大型安置区31个。
全州已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85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58.9%、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99%。
——义务教育方面,除因身体原因无法就学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辍学实现“动态清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基本医疗保障方面,重点人群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脱贫户、监测户等7类重点人群全部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化解了群众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住房安全保障方面,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3.99万户,让更多群众住上了安心房、放心房;
——安全饮水保障方面,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流入千家万户,全州自来水普及率达88.16%。
一道云梯的新抵达
昭觉县于2016年将村里的藤梯升级为钢梯,共2556级,加了扶手更加安全,上山的时间缩短了1个小时。从老家到新居,65公里,不到1个半小时的车程,许多人走了半生才抵达。从藤梯、钢梯,再到楼梯,短短9年间,古老的村庄完成了一场命运的突围。
先通村,再通心
看昭觉——
2024年,大凉山腹地第一条高速建成通车,昭觉迈入“高速时代”;
今年年底,乐西高速将全线贯通,明年6月西昭高速将试运行;
“十五五”期间,宜西高铁将规划建设,昭觉即将迎来高速、高铁“双高时代”,更加全面融入成都“三小时经济圈”、西昌“一小时经济圈”,未来的昭觉前“景”更美、前“路”更宽。
看凉山——
全州农村公路里程达2.54万公里,通行政村率100%。一条条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大凉山深处的村村寨寨,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让一车车独具凉山特色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全州大中型安置区实现“五通五有”,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通公交,有学校、有医院、有产业、有文化设施、有治理队伍。
编辑:龚紫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