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时代中讲好盐都故事?自流井区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辖区内三大文化地标“卢德铭故居、盐业历史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不约而同地聚焦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实践,通过“小小讲解员”培育计划,将文化种子播撒进年轻心灵,让静默的历史绽放出声色并茂的时代新声。




卢德铭故居里,红色精神正悠悠讲述。“卢德铭烈士牺牲时只有22岁,”小讲解员的声音在展厅里回荡,“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仲权镇政府整合卢德铭故居与德铭中学优质资源,扎实推进暑期小小讲解员培育工作。故居提供红色历史素材与实训场地,中学教师团队拟定9次系统培训课程,涵盖革命历史、礼仪表达等核心内容。9名学生成功注册为故居志愿讲解员,周末与节假日实地讲解,将所学转化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实践力量,以少年之声传递不朽初心,延续精神血脉。
“原来盐井是这样挖掘的!我要把这段历史讲给更多游客听。”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培训课堂上,小学员们兴奋地交流着学习心得。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携手推出“盐小宝”小小讲解员培训项目,累计开展14场系统培训,培育40名合格学员。这些青春的声音将于节假日在博物馆内提供志愿讲解,将深奥的盐业史转化为生动叙事的艺术,焕发千年盐韵活力。
“彩灯不仅是工艺品,更是自贡人智慧的结晶。”彩灯博物馆里小讲解员们正认真练习。学员们经实战讲解考核通过后,将正式承担起为公众提供讲解服务、便民协助及社教支持等职责,传播文明参观理念。
中国彩灯博物馆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进的招募与培训机制,开展2场专业培训,吸引13名小小志愿者参与。课程涵盖礼仪规范、彩灯历史知识与服务技能多维内容。
盐都千年事,少年新声传。从红色记忆的赤诚初心到盐业历史的深邃矿脉,再到彩灯艺术的璀璨光华,自流井区培育一批批“小小讲解员”成为盐都故事的传承者、讲述者,让文化记忆可触可感、生生不息。
编 辑:肖 雪
编辑:肖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