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今天是我国的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国庆节前一日,我们以崇高敬意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烈,铭记他们的舍生取义、英勇献身,也在铭记与缅怀之中,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决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国庆前夕的庄重纪念,是对艰苦来路的永志不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国庆”与“黄金周”早已紧密相连的今天,在国庆前夕的9月30日,纪念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捐躯的英烈,既是对他们矢志不渝、前仆后继的深切缅怀,更是提醒今天的人们,勿忘和平与幸福的来之不易。个体的牺牲,与一个民族的解放相结合,从此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发展里,就都闪烁着他们生命的光辉。
以国之名的崇高仪式,是对继往开来的郑重宣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雄伟的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巍然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组无比庄严的元素,共同构造出当下时代对英烈们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精神的崇高致意。纪念他们的牺牲,继承他们的遗志,是对英烈历史贡献的应有敬意,更是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积累挺身而出的担当、破釜沉舟的勇气。


“正因为相信有光,我才投身于黑暗;正因为终究会站得高昂,我先倒下,无妨……”正如龙华烈士纪念馆主题曲《交换》所唱,这些不朽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无数人的青春。
每一个名字都是鲜活的生命,用热血铸就中国的脊梁。或写于黎明前寒彻骨髓的牢狱,或留存于命悬一线的战壕,烈士的家书誓言,字里行间是家国。“孟雄,你要坚决斗争,直到胜利!”1929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给夫君何孟雄的信中,满是对未竟事业的遗憾,仅一年四个月后,何孟雄在上海英勇就义,年仅32岁,“英雄夫妻”为了共同的革命信仰永生。
每一次告别都那么恋恋不舍,用绝笔写下顶天立地的“人”字。1936年,赵一曼在给儿子的绝笔信中嘱托:“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虽然21年后才送到儿子手中,但力透纸背,字字千钧;左权将军家书中一句“不要忘记教育小太北(女儿)学会喊爸爸,慢慢的给她懂得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日寇战斗着”,英雄的侠骨柔情令人泪目……他们是子女、是父母,更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设立烈士纪念日,不只为了回望,更是为了面向未来的接力。
血脉相连,我们看到英雄力量在接续。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的曾外孙女卢俞冰,是成都市金堂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金堂县戎耀展厅)志愿讲解员,今年7月,她在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上“夺金”,成为红色家风的回响与延续;纵身跃入冰冷江水中救起轻生女子,自己却永远沉睡的孟祥斌烈士曾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遗孀叶庆华十六年坚持为其他烈士寻亲,已帮700多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卢俞冰参加首届四川省“爱我国防”宣讲大赛 图据四川退役军人事务厅公众号
心手相依,青春力量点亮星光。用AI为烈士亲属拍“全家福”,“00后”小伙阴启昕在成都讲解164名烈士的故事;在泸定县以“飞夺泸定桥”为主题的全感互动体验空间“渡河纪”,通过VR虚拟现实、全感知交互等前沿技术还原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成都战役纪念馆内,中小学生化身“红领巾讲解员”,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英雄故事,发出“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
纪念英烈,是国家仪式,更是全民行动。从中国英烈网上庄严肃穆的“敬献花篮”,到各地烈士陵园的线上祭扫,从向成都人民公园内“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敬献鲜花,到为巴中通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擦拭墓碑,从听老红军、老战士讲革命故事,到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浸润……9月30日烈士纪念日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着对英烈共同的敬意与怀念。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正是因为他们永远活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追思的鲜花敬献英烈,纪念,是我们最深情的告白,也是我们对未来最坚定的承诺。
本期话题
今天是我国的烈士纪念日,你打算如何缅怀先烈?评论区聊聊~
撰文/成博 吴德玉 孔德淇
编辑:杨天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