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一座海拔572米的山,距市区仅6公里。山下,东风渠与凤凰河如两条缎带,相映成趣;山上,池塘星罗棋布,沟渠纵横交错;从空中俯瞰,山脉由南向北蜿蜒伸展,恰似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 这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千年名山——凤凰山。 独特的地理形态、深厚的人文积淀,加上如今知名的体育公园和音乐公园,让凤凰山不仅成为成都的地理坐标,更化作千年文明的记忆载体。 凤凰山名字的来历,充满了传奇与神秘。 其
2025-05-26 11:19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5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观览者,四川展馆的“非遗体验”成为热点,通过三星堆文创、德阳潮扇、绵竹年画等特色展演,打造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从青铜玩偶到蜡染服饰,从古法造纸到川剧盔帽,四川非遗正以创新姿态走进现代生活,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川馆游人如织 四川展馆内,三星堆元素掀起一阵“古蜀风潮”。200余件文创产
2025-05-26 11:18
封面新闻幕布轻展,三盏补光灯照亮斑驳墙面,镜头前坐着的男子正为访谈对象调整话筒高度。这个藏身宣汉老城区的民房摄影棚,每周都在上演着“一个人的剧组”奇迹——由周浚安领衔的6人草根团队,用17期原创访谈撬动百万播放量,让普通人的故事在互联网时代泛起动人涟漪。 百家故事访谈散聊栏目《和周浚安聊》,是由知名作家、编剧、导演、监制、演员、音乐人周浚安主持的一档散聊式访谈栏目,以阳光、励志、幽默和温情为主基调,以平民
2025-05-26 11:18
达州融媒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五月的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盘龙村,龙栖岛在晨雾中掀开面纱:错落有致的屋舍点缀在翠绿田野间,青瓦白墙的院落沿田埂舒展,百年古宅的雕花窗棂映着竹筏摇曳,勾勒出一幅诗意的田园画卷。游客们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乡村的独特魅力。 已打造完成的部分院落。 这一切,都源于姚小娟和李章这对“新农人”夫妻的“归乡梦”——他们以打造资阳版“乌镇”为目标,在丘陵的田野间
2025-05-26 11:02
资阳市融媒体中心“‘明二锅’来了,大家快把菜籽搬出来。”一声吆喝,打破了乡村的宁静。5月21日,看到明洪强开着货车到来,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云台寺村的村民们高兴地迎了上来。又到一年菜籽收获季,明洪强把挨家挨户收上来的菜籽运到内江具备资质的加工厂压榨、包装,再进行直播销售。 32岁的明洪强,是退役军人,也是网络主播,在短视频平台拥有超百万粉丝。“乡村明二锅”如何走向成功?又掌握了什么“流量密码”? 刷到乡村生活短视
2025-05-26 11:02
泸州市融媒体中心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202个城市(区)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授予3316个村镇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授予4688个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授予798户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称号,授予890所学校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授予60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授予239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川一批先进榜上有名。 全国文明城市
2025-05-26 11:00
川观新闻清晨,南充市西充县太平镇印台山村的田垄间已响起农机的轰鸣声。林蓉一家带领公司农机手驾驶插秧机在晨雾中划出笔直的绿线。“机器主导,人工辅助,一天能插秧100多亩!”“女农机手”林蓉抹了把汗,话语间充满丰收的信心。 今年已是林蓉在西充从事农业种植的第8个年头。从德阳老家到西充,从外婆到孙女,祖孙三代接力编织兴农梦想;从水牛犁地到智慧种田,林蓉一家谱写出新时代现代农业实践新篇章。 林蓉(前)和女儿在田间
2025-05-26 10:52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初夏的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涌动着中国汽车产业向海图强的澎湃动能。5月22日,第十一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开幕。2—5号馆内,773家中外企业携最新技术与产品密集亮相,“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八大特色产品专区、23场主题活动,涉及技术研讨、战略对话,吸“睛”十足。 霍尼韦尔(中国)、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浙江松田汽车电机等行业龙头,四川时代、南充康达、广安华讯等知名企业悉数亮相,还有美
2025-05-26 10:52
川观新闻晨曦漫过华蓥山脊,将最后一缕雾气揉进渠江的柔波。 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中心幼儿园的琉璃瓦在霞光中泛起琥珀色光晕,51个孩子踩着露珠从青花椒田埂间涌来。副园长张粝方数着这串沾满泥土芬芳的童音,忽然想起3年前那个暴雨倾盆的清晨——那个趴在村委会铁栅栏外数蚂蚁的留守儿童小满,此刻正用沾着彩泥的手拉着她的衣角,把一朵野雏菊别在她的发间。 村里娃读上公办幼儿园 这是川东丘陵地带最普通的清晨,也是中国西部学前
2025-05-26 10:51
魅力广安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初夏蓉城,繁花与展旗共舞,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如约启幕。这位“25岁”的西部姑娘正以青春之姿,向世界展示独特的“西”引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度围观她的魅力。 立足西部,牵手世界 把时钟回拨到25年前,第一届“西博会”恰好也在今天开启。彼时还是“西部论坛、沿海地区三资企业产品展销会暨四川投资洽谈会”的“西博会”,交出了17个国家、138人境外客商参会参
2025-05-26 10:51
四川观察5月24日(周六),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迎来客流高峰。四川非遗资源丰富,展馆内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前来 “打卡” 四川各类非遗展台,一场场非遗表演更是引得全场喝彩。 四川省级非遗,来自德阳市旌阳区的川剧传统盔帽制作技艺。 四川省级非遗,来自德阳市旌阳区的川剧传统盔帽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遗羌绣。图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华娟正在绣制的蛇年图案。 国家级非
2025-05-26 10:49
川观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5月24日,周六,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迎来客流高峰。在四川展馆,特别呈现的“天府文创集市”、众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体亮相,还有凉山彝族服饰走秀、达州安仁板凳龙等非遗表演接连上演,把展馆变为非遗秀场,以古老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相融圈粉展现高人气。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现场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现场 传统与现代交织呈现创意无界 去年底
2025-05-26 10:49
川观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5月24日,一场 “民族时装秀” 在深圳文博会四川展馆上演。来自凉山的彝族姑娘小伙身着原创现代彝族服饰,演绎出一场吸睛十足的 “最炫民族风”。 这些兼具时尚感与民族风的彝族服饰,均来自凉山越西本土孵化的民族品牌 “衣迪阿诺”。品牌将国家级非遗彝族服饰、彝族银饰、彝族刺绣等元素与现代时尚服饰相融合。 来自凉山的彝族姑娘小伙身着原创现代彝族服饰,演绎出一场
2025-05-26 10:49
川观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5月24日,国家级非遗达州安仁板凳龙在深圳文博会四川展馆现场展演,吸引超高人气。 与一般舞龙不同,安仁板凳龙以长条木凳为基础,在其上用竹篾条弯制成龙头、龙身,以稻草、包谷壳等几种农作物秸秆装饰,象征五谷丰登;以板凳的四只脚作为龙腿,寓意四季平安。 追、赶、跑、跳、翻、滚、蹿、爬……舞龙的人随着激越的锣鼓声,舞动板凳,翻滚腾越,矫健洒脱,充满阳刚之美,引发现场阵
2025-05-26 10:48
川观新闻原标题: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蔡奇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全民族精
2025-05-23 14:28
新华社“他们这次来家里做卫生做得很好,我们十分满意,到处擦得干干净净的,家电管道维修得也很好,感谢自流井区民政局的关心,感谢国家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家住五星街街道新民社区的张婆婆感激地说道。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不少家庭普遍面临的养老难题。近年来,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模式,把专业为老服务送进老年人家庭,聚焦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他们的幸福晚年不断寻找“最
2025-05-23 09:32
无人机呼啸升空锁定"泄漏源",防化分队全副武装冲入"毒区"展开生死竞速;盾墙战术雷霆分割"暴乱人群"……5月22日,自流井区组织民兵应急队伍开展年度训练成果汇报展演示暨训练总结大会。通过实战科目展演、表扬先进、复盘总结等环节,集中展现民兵队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过硬作风,为自流井区社会安全稳定注入坚实力量。 防化救援科目演练以某化工厂因管道破裂导致危化品泄漏,现场毒气扩散、多名工人
2025-05-23 09:29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2025-05-23 09:25
天府新视界元丰五年(1082年),苏东坡在游览长江北段的赤壁矶后写下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千古绝句。今年2月,《生物多样性》期刊发表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其中一个蜉蝣新物种于长江北段被发现。为了纪念这场跨越近千年的缘分,该物种被命名为“苏轼无爪蜉”。 万物有灵,各美其美,从亚马逊雨林的树叶到青藏高原的雪莲,从深海热泉的盲虾到非洲草原的角马……多种多样的生命律动,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
2025-05-23 09:25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在川东的晨曦中,四川广安市岳池县的街巷被一缕缕米香唤醒。青石板路上,挑担的吆喝声与竹漏瓢击打沸水的声音交织,三百多年的光阴,便在这一碗碗雪白的米粉里浮沉。有食客为它的鲜滑软糯倾倒,有那“绝对”的传奇为它增色——这座小城,用一碗米粉,将对仗工整的诗意与人间烟火,熬成了骨汤般浓稠的历史。 清康熙年间,岳池人以石磨将桂朝米碾浆,用竹匾晾晒成丝,自此,米粉便融入了这座小城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乡愁。
2025-05-23 09:25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