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郑望春是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土生土长的“80后”。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位全国人大代表,看看他是如何立足本职工作,带领群众实现古路村产业振兴。 春节假期刚过,郑望春便将古路村从事餐饮、住宿的村民召集在一起,针对假期接待游客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复盘。 今年春节,古路村接待游客8000余人,收入达50万元以上,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左右。这座悬崖上的
2024-03-04 09:33
雅安融媒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将带去关于“建立‘四早’防控体系 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水平”的提案。 呼吸慢病防控形势严峻 李为民表示,当前我国呼吸慢病防控存在“三高”“三低”的难点问题,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规范治疗率。由于吸烟、大气污染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导致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一是当前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
2024-03-04 09:32
锦观新闻人大代表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 时至今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乐山日报社记者杨心平仍清晰记得一年前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那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她充满了期待,也做好了准备。 职责定位:当好基层一线人大代表 “我是一名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这是杨心平对自己的定位。 2023年,杨心平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人民记者”到“人大代表”,始终不变的是
2024-03-04 09:31
乐山日报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3月2日讯(四川新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许雨珂 摄影报道)“2022年,我们合作社的产值才5000多万元。去年,我们突破了8000万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南江县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激动地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山里娃”,十多年前,离家在外的汪其德回到老家巴中市南江县沙河镇五郎村,创办了南江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南江县五郎黄
2024-03-04 09:31
首屏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脱贫后这个金沙江边的悬崖村落如何实现发展和振兴,一直备受大家关注,今天的《我从基层来》,我们来看全国人大代表、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如何走访调研,寻找乡村振兴的好路子、好点子。 即将进入全国两会时间,时隔一年,我们在凉山州再次见到吉列子日,一碰面,他就很自豪地说起了阿布洛哈村这一年的变化。 全
2024-03-04 09:30
四川观察3月3日,面对媒体记者的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敬老院院长格西王姆打开了自己的行李箱。 老人们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在层层叠叠的行李中露出来。4张七寸的照片,从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敬老院被带出来,它们将一路坐车、坐飞机,前往北京参与全国两会。 格西王姆介绍,自己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有个任务,那就是带着敬老院老人们的感谢和祝福前去参会,让更多人知道四川阿坝州老人们的幸福感。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2024-03-04 09:30
红星新闻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北川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绍容每年在积极履职尽责的同时,都不忘发出“家乡好声音”,将来自绵阳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上。今年,交通出行、乡村振兴等是她最关注的领域。 “今天怎么样了?”“你们多久开始打混凝土?”……春节后,余绍容每天都会前往村里的危桥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工程施工进展,查看工程建设质量,并叮嘱大家
2024-03-04 09:21
绵阳日报社新春伊始。2月27日,新学期开始不久,眉山市青神县青神中学内忙碌不已,全国人大代表、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正在抓紧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在即。与紧张的开学工作同步,王晓梅积极履职,她要把眉山农田水利和农村教育发展的最新成绩带到北京,并围绕农村的“耕”与“读”,提出新的代表建议,推动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王晓梅正在给学生上课。 生于农村 长于农村 献身农村教育 青神是东坡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2024-03-04 09:20
眉山日报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时光见证前行的步伐,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深入企业车间、城乡社区,发展一线,记录奋斗与坚守,见证梦想和创新,这个春天里,我们一起出发,共同记录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图景! 本期《新春走基层》,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成华区的一家新能源企业,去看看全球首创的成都造飞机“能量补充站”。 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雷启枝 校对:何静 审核:袁理 来源:看度新闻
2024-03-04 09:20
看度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在高校工作的第31个年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一直以来她最为关心的话题。 尚丽平 不久前,四川召开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及“强化创新驱动,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大院大所‘聚源兴川
2024-03-04 09:18
封面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工程,如今,“千万工程”经验,正在引领蜀乡振兴。总书记非常关心咱们四川的广袤乡村,去年7月来川视察时他强调“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叮嘱我们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落实嘱托,去年一年,四川有哪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变化?一起跟随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去村里看看。 总书记去
2024-03-04 09:18
四川观察中国与泰国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今起正式生效。中泰两国公民往来由泰国对中国旅客实施的阶段性单方面免签,正式变为“双向奔赴”的长期安排。记者从成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协定实施首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往返两国间客运航班达23架次,人员预计将达3900余人次。 据成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成都航空口岸往来中泰间的出入境客运航班2.4万余架次、人员62万余人次,分别占口岸全年出入境航班
2024-03-04 09:17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回望攻坚克难的奋斗足迹,传递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的蓝图,激荡民族复兴的火热情怀……三月的首都北京生机盎然,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赴春天的盛会。 沧海横流显本色,万山磅礴看主峰。近日,多位代表委员同新华社记者交流,讲述他们的履职故事,道出他们共同的心声——总书记的嘱托激励我们一路向前! (一)同心筑梦结硕果 2月9日除夕夜,“中国天眼”台址总控室里一派繁忙。来自宇宙深处的射电信号,正等待
2024-03-03 11:06
新华社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叮嘱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过去一年,四川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放文化瑰宝大放异彩、国家级文化活动层出不穷、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场场爆火,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一年,推动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文艺创作质量提升工程等又提上日程。 全国两会前夕,记者采访了部分文化
2024-03-03 11:04
川观新闻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指示。过去一年,四川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实现“三个百分百”达标,15个重点城市空气优良天数率和全国排名均创历史最优……美丽四川建设取得亮眼“成绩单”。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部分在川全国人大代表和住川全国政协委员,通过他们的履职故事和切身体会,见证四川牢固树立上游意识,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2024-03-03 11:03
川观新闻四川是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去年来川视察时明确提出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赋予了四川“三农”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和更高期许。 过去一年,四川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扎实起步;新的一年,四川将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全国两会前夕,川观新闻记者深入田间地头,
2024-03-03 11:02
川观新闻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重要指示。 过去一年,四川全力推动“智改数转”,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不断向“新”向“实”。 全国两会前夕,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分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触摸到一线的变化、转型的脉动。
2024-03-03 11:00
川观新闻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重要指示。过去一年,四川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积极进展,区域创新能力提升2位、居全国第十位;新的一年,又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新”的步伐愈加坚实。 全国两会前夕,记者探访来自高校、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从他们的履职故事中,看新质生产力如何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激发
2024-03-03 10:58
川观新闻2024-03-03 10:52
川观新闻2024-03-03 10:51
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