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8月2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长篇通讯《蜀道新歌》,以筑路之歌、畅通之歌、开放之歌、文明之歌四个章节,7000余字雄文梳理了四川从蜀道难到蜀道通、蜀道畅的奋斗征程。 曾几何时,李白一句“难于上青天”道尽蜀道艰险。如今,四川交通建设实现惊人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全国第一,进出川大通道达50条!四川的路,跑出了中国速度!看硬联通,宜攀高速以429
2025-08-26 19:10
四川观察这个夏天,抢抓暑期消费旺季,眉山文旅打响激烈“出圈”战,仅洪雅县一地就密集推出47场文旅活动——从“瓦屋春雪杯”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到“嗨!洪雅”系列活动,从柳江古镇民谣音乐会到瓦屋山全山徒步挑战赛……各类活动应接不暇。 2025老峨山夏夜追风赛亲子定向组比赛吸引游客家庭参与。(丹棱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比拼,更是眉山文旅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出击。随着全省各地文旅项目纷纷上马,如何
2025-08-26 19:10
川观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8月2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长篇通讯《蜀道新歌》,用7000余字篇幅,以千年蜀道入题,分为筑路之歌、畅通之歌、开放之歌、文明之歌四个章节,讲述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四川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探索与实践。 在文章的第一篇章“筑路之歌”中写道,万千蜀道气象一新。每一条
2025-08-26 19:10
四川观察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华灯初上,西昌市的夜晚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近日,记者深入西昌市,对其夜经济进行了一番调研,探寻这座城市在夜色中绽放的独特魅力。 建昌古城:穿越历史,感受文化“夜磁场” 当夜幕来临,建昌古城的街道却灯火辉煌,游客们穿梭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有传统的手工艺品店、特色小吃店,也有现代的咖啡馆、酒吧。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品尝到西昌特
2025-08-26 19:08
四川新闻网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咏叹传千古,而今蜀道不再难。迈入新时代,陆海联动、空中织网,蜀道之行,无远弗届。
2025-08-26 19:06
人民日报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位于川东北地区的巴中市平昌县,是米仓古道的必经之地。这条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道,贯通黄河、长江流域,成为中原文化与巴蜀文化交融的纽带,孕育了平昌独特的地域风情。 当铜镲声击穿薄雾,在平昌的群山间回荡,铿锵的翻山铰子之音,已在此回荡数百年。过去,迎亲接亲、喜庆丰收、文化娱乐之时,翻山铰子艺人总是领头开路的主角。他们翻山越岭,沿途击铰起舞,这门技艺是暖场助兴的必
2025-08-26 19:05
四川观察七夕节吃什么01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称巧食或巧舌,是上海特色传统糕点,七夕的应节食品。02五子食五子,即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是七夕“拜织女”的祭拜贡品。03巧酥传统名点之一,为了庆贺牛郎、织女农历七月七鹊桥相会。04巧巧板山东风俗: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手巧,吃到枣早婚。05云面山东临沂七夕出云面。此面
2025-08-26 10:46
七 夕 起 源七夕节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对时间、对数字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晚上
2025-08-26 10:43
黄帝内经·素问》说: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用“七”为周期来衡量女子的生理变化。 数字七与女子相对, 七月初七就慢慢变成了与女性有关的节日了。 七夕节对古时候的女子来说, 是一年一次弥足珍贵的节日。 传统的中国七夕, 姑娘们会陈列瓜果,对月穿针, 以求心灵手
2025-08-26 09:40
前几天,泸州“飞机坝”停车场,成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举办地。连续三晚上,成百上千市民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沿台阶或坐或站,点亮手机灯光,随着节奏摇晃,跟着旋律歌唱。 八月的泸州依然炎热,户外上演着热烈而松弛的场景:没有顶流歌手助阵,没有炫目的舞台特效,没有复杂的互动环节。恰恰是这份简单与自在,让到场的人释放了内心的激情。 当人们逐渐意识到,激烈的情绪释放不只是旅游出行,放松并不只是奔赴山海,追求
2025-08-26 09:24
泸州市融媒体中心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两年前,我家30亩竹林就干烂在山里,白送都没人要。” “现在,单算流转费一年就有五千多,加上务工,年收入能达到4万以上。” 盛夏的兴文县僰王山镇太安村,漫山楠竹挺拔苍翠,清风吹过,竹林下种植的药材淡竹叶散发阵阵清香。然而,就在几年前,这片如今生机盎然的竹林,曾是村民李祥兵口中的“废林子”——路不通、竹难运,一亩年收入不到一百元。 同一片山,同一片竹,从“白
2025-08-26 09:23
川观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看完熊mer看川超,马上开zua”!9月开赛的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备受瞩目,目前,川超绵阳队已完成选拔,首日测试中,多项数据亮眼! 除了各市州的选拔、训练按部就班进行之外,这两天的川超也进入到了“放狠话”阶段。
2025-08-26 09:23
四川观察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8月21日早晨7点半,内江市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晨光铺满乡村大地,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泛起金色的波浪。荷花塘边的稻田里,两台收割机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突突突”的引擎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 这两台机器前一天才完成了“邻居”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的水稻收割作业,便匆匆跨省而来。切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川渝毗邻地区奏响了
2025-08-26 09:22
内江市融媒体中心6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150支队伍、5000余名参赛者带来震撼人心的舞蹈艺术盛宴,留下一个个精彩纷呈、可圈可点的舞台瞬间…… 8月17日至22日,2025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全国作品展演(群舞组)在遂宁举行,吸引了3000余名观众走进剧场,沉浸式体验舞蹈的独特魅力。 2025年8月17日,2025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全国作品展演(群舞组)活动在遂宁举行。全媒体记者 吴奉家/摄 今年以来,遂宁已
2025-08-26 09:21
遂宁观察暑运以来,成都入境的外国游客同比增长72.5%,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外国面孔。那么离蓉之际,外国游客们的行李箱里最爱塞进哪些成都礼物? 随着世运会结束,外国运动员、官员和游客掀起一股“购物潮”。从大熊猫玩偶到泡泡玛特,从川茶到花椒,琳琅满目的“成都礼物”塞满了他们的行李箱。 有非遗文创商家的涉外订单翻番,也有商家店内的涉外消费增加140%以上。外国游客们不仅带走了地道的“四川味道”和文化纪念品,更
2025-08-26 09:21
红星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在充满市井气的自贡市大安老街上,隐匿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川剧团。将近十年前,曾丽莉接手了剧团,成为这里的“当家人”。 川剧演员后台精心准备,只为台上绽放百年技艺之光。记者 宋姿熠 摄 川剧演员在后台精心准备 记者 宋姿熠 摄 川剧演员在台后化妆间小憩,准备上场演出。记者 宋姿熠 摄 我们了解到,这里的演员大多数都不是自贡本地人,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发自内
2025-08-26 09:21
自贡市融媒体中心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2025-08-26 09:21
每日经济新闻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2025-08-26 09:20
巴中市融媒体中心8月下旬,秋雨下了几场,沿着雅安市芦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环线朝龙门镇前行,一路寻觅花生的身影。前往青龙场村的途中,拐个弯或者往车外一瞥,便能望见玉溪河的身影。这条相伴龙门镇的河流,静静流淌,为这片土地孕育花生营造了绝佳的土壤条件。 目前,花生采收已接近尾声,多数花生都已收入农户家中进行晾晒,只有少数零散田地中还能看见葱茏的花生叶。 村民采收花生 两代人的花生记忆 8月20日一早,太阳刚冒出头
2025-08-26 09:20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初秋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年黄葛树的枝叶,在资阳市雁江区资溪街道鸿丰社区慈善友邻广场投下斑驳光影。居民蒋丽华端起青花盖碗,轻轻刮去浮沫,向围坐一桌的社区干部敞开了话匣子:“我们社区可以多给未就业青年提供一些岗位信息嘛,上次说的老年活动室窗帘也该换了……”同桌的社区党委书记童传勇埋头记录,笔尖划过《“群众盖碗茶”意见表》的沙沙声,与茶汤泛起的袅袅热气交织成一幅鲜活的
2025-08-26 09:19
资阳观察